诸葛亮站在山头看了一会儿后,转头对苦哂道:“从事,亮有办法能打败这群常山兵,可否让亮来一试?”
苦哂皱眉:“行军打仗事关性命,岂容儿戏?”
“亮是真有良策。若从事不相信,亮可立下军令状。若事不成,亮愿奉上项上人头。”
旁边的卫强都被吓坏了,一时间竟顾不得什么尊卑主仆之别,一把拉住诸葛亮的手,急急劝道:“二公子快莫说这样的话!”
诸葛亮轻轻挣开了卫强的手,对着苦哂恭敬地揖了一礼:“亮自幼得刘府君教导,习得了一些兵法韬略,因此献策,并非儿戏。亮不敢隐瞒从事,亮如此作为一是为了证明亮的能力,二是为了以此向从事借兵一千去往雒阳协助刘府君。”
苦哂转头,又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将诸葛亮打量了一番。只见后者目光如炬、行止从容,很是不同寻常,但那稚气的面庞与短小的身躯又分明是个稚童!
把自己的队伍和整个黑山军的安慰交到这样的人的手里,叫他怎么能安心?
可那岌岌可危的第三道防线,又如同扎在心脏上的匕首一般,时时刻刻提醒着他危险的临近。
苦哂心里很明白,凭他的力量,很难抵挡得住常山军的攻势。就算最后守住了山寨,也必然损失惨重。
既然无论哪个结果都不好,倒不如放手一搏,让这名叫诸葛亮的小子试上一试?
苦哂看了看危机万分的战场,又看了看身边的诸葛亮,反反复复,踌躇不定。他握着拳头,在小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一咬牙,最终下定了决心:“好,还请小公子一试!”
诸葛亮接过苦哂手里的令旗,将之前溃散的第一、第二道防线的黑山军收拢在一起,重新调配为四队,分出其中的两队交由卫强、典韦统领。然后将四位统领叫到跟前,详细布置了一番。
诸葛亮向前一步,站到了最前面,抬手挥动令旗。击鼓兵见状,略停了一停,重新用新的节奏开始擂鼓。
轰隆的鼓声之下,四支人马依次从山脉中冲出。他们跟随诸葛亮的令旗,或进或退、或战或防……没一会儿,不仅将常山军们彻底挡在了第三道防线之外,还将他们全都包围了起来。
苦哂见了,顿时对诸葛亮心服口服,抚掌大笑道:“诸葛公子实在是才智过人!就这么轻轻地一挥手,就将问题全都解决了!”
诸葛亮微微弯了下嘴角,矜持地道:“此阵名为八卦阵,按遁甲分为生、死、休、杜、景、惊、开八门。八门反复,变化万端。只可惜亮才学尚薄,目前仅完成了四门。若是八门俱全,此时早已将那常山军首领擒住了。”
苦哂惊得瞪大了眼睛:这么厉害的阵法,竟然只是一个仅完成了一半的残阵!若这阵法全部完成,那得厉害成什么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