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指望就是自已还有娘家,娘家得用。
看在这个的份上,说不定自已能留住一条命,只要能留住一条命,那就还有希望。
可她还不知道,李意寻已经派人去给杨家送了一封信,信中没有多说别的,就只是描述了一下大皇子的病症以及死因。
如今,这信还没送到杨家呢。
杨淑妃这二十个板子是太后下令打的,自然没有她挣扎的余地,结结实实吃了二十板子。
正常成年人,二十个板子都能受得住,只要对方不是奔着二十下打死你的话。
于是打完了板子,杨淑妃被扶着进了里头。
她身边贴身的人全都被带走了,如今调来的都是殿中省临时给她用的几个宫女,都是四十多了。
身强力壮的,大概是怕她弄出什么事吧。
杨淑妃听了不许用药的话,也没反驳,她趴在榻上想着后头怎么办。
杨淑妃的事已成定局,大公主在太后那养了几日就交给了李太妃带去北苑。
皇帝统共两个公主,大公主如今算是彻底失宠了。
二公主常年的不在宫中……
杨淑妃都这样了,她身边的宫女和内侍自然也受不住审,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左不过就是她谋害了大皇子,当初谋害陈氏的事,也交代了不少。
不过,陈氏当初孩子保不住,那不可能只是一个杨淑妃的问题。
只是时过境迁,就算有什么隐情,李意寻也不会管了。
至于那些被人带走的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反正杨淑妃身边贴身的那几个就再也没出现过。
今年的中秋还是过的热闹的。
就在中秋家宴上,太后提议:“贤妃今日虽然没来,但是她有功。皇帝,我的意思是给她个封号,这宫里嫔妃众多,没有一个比贤妃有福气的。”
这个年代的有福气,那就是能生,会生。
“母后说的是,既然这样,就给她一个封号。皇后想一个吧。”李意寻懒得动脑子。
皇后笑着说好,想了想道:“此时,妾身只想到了锦绣二字,贤妃喜欢花色裙子,一时想着倒也合适。这锦字便是华服锦绣,也是个好字,要是陛下觉得不好,我就再想想。”
“锦就不错,贤妃出月子后好好养,等个一年两年的,再给皇帝生几个孩子,锦上添花。这个字就不错。”太后笑着拍板。
本质上,赏一个封号,是为了奖励有功的人。
后宫女子,如何有功?多生孩子呀。
皇帝点头:“那就锦字,去告诉她吧。叫殿中省办了这事儿。”
不管怎么说,这可是后宫第一个有封号的嫔妃,贤妃听了还是高兴的。
即便她觉得这个字很一般,可定都定了,只能认了。
远在清远的杨氏,杨淑妃的父亲拿到了陛下的密信,短短一段文字,他看了许久许久。
他的手在抖。
他的宠妾张氏,以及张氏所出的一儿一女,都是这么死的。
陛下不会无缘无故来跟一个臣子说自已的家事,那么这还能说明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