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氏布庄的生意主要分为两部分。大头在于从大晛境内蜀地洞庭等地购入各色布匹,雇用船只运往广州、交州,再由交州出海,因此一直在铺中的张掌柜负责着这一块交易。店内面向城中的买卖只占了不到十之三,张掌柜也乐得全部交给李秾。
夏季是前往北地收购棉布的时节,夏季购入以供给秋冬时都人做棉袍。铺里在去岁进了一批高昌棉布,却遭遇滞销,不得不被张掌柜做销毁处理。高昌离大晛路途遥远,棉花从西域等地传来大晛不过百年时间,但听说北方的雍州岐州等地已有农户在经营棉田。李秾知道这个消息后,请张掌柜帮忙办了路引,带了店中一个伙计启程前往岐州去了。
元骥来铺中办事,无意间问起李秾,才知道她已经前往岐州大半个月。张掌柜有家有室,对他来说,外面这风餐露宿之苦实在比不过家里的温柔乡。但李秾似乎不觉得辛苦,她从岐州带回当地的土棉布,和店里的高昌棉布一起裁成棉袍,仔细作比对。
闲暇时候李秾偶尔去鹤鸣楼中听曲,或在后堂廊下读书。李秾私心觉得她的生活正向着安稳转变,不能再舒心了。大晛民间经商风气浓厚,她不能生为世家男子读书入仕,做个商人经商立身,也可以是她的一条路。
她想,就像赵执,他从高处跌入泥淖,“慕右之”也可以是他的路。
她不知道的是,在遥不可及的南海,赵执的路却并不那么顺利。
————
慕氏商船在世子七百精兵的护送下,平安穿过扶南峡口,一路向西航行,赶在最晚期限前到达天竺。误了和部分天竺商人的约期,损失虽然不大,但慕氏下半年的获利折减过半。
扶南国内战乱,为减少风险,赵执和孙孚商议将回程的船只减少一半,只载香料、油料和象牙。赵执还在天竺雇佣了一支百人护卫队随行。
船入扶南峡口时,已经开始的南海雨季使得峡口迷雾漫天。此类天气雨季常见,因此航行并未减速。赵执起居的船行在最后,和前面七艘货船间隔几里的航程。
百人护卫队、孙孚及七艘商船相继消失在前方的视线中时,赵执的船正因突来的暴雨不得不暂时受阻在某个废弃的渡口。
赵执站在舱中,看窗外的暴雨没有丝毫减小的迹象,海水暗涌犹如黑龙降临。他随口问旁边随行的船工家属是不是在甲字号上。
那船工全家常年在海上讨生活,听到赵执的问询似乎有隐隐的担忧,便躬身回复赵执,这样的暴雨黑夜在扶南雨季并不少见。前面的船只须尽快靠岸停泊,便不会有什么风险。今夜只有暴雨,风并不大,因此不会起巨浪。明日一早,前面的船亮起灯笼慢行,只须半日便可追上。
赵执点点头,让他先去后舱休息,不用等候。赵执自己在舱中点灯读书,心里的隐忧却始终没有减少。
不出所料,待雨势减小之后,赵执所在庚字号鼓足全力向前追去,但并未见到前面船的影子。扶南海峡的海面上漂浮着打斗之后散落的舱体碎片,被大雨冲刷一夜,已完全看不出属于流寇还是前面的船只。
直到庚字号五天后独自停靠黎多港湾,赵执终于证实心中的猜想。前面的七艘船连同那一百天竺护卫都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