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2)

一盏万川 秋水色睫 1070 字 3个月前
🎁美女直播

>

“这些年,朝廷向来都是如此,你……”

赵执想跟她说,世事只能靠自己,但是他又想起,这些年孤身一人的李秾何尝靠过别人。

谢赓想安慰李秾,事情该教给他们这些食朝廷俸禄的人去做,迟早总会揪出城中那些歹徒。

转头看到赵执还拿在手中的物事,一时有些好奇:“你这绢帕,莫不是加冠时伯母给绣的那一块?也就是你,一块绢帕能用这么多年,都旧了还给人。”

赵执看李秾忍住了眼泪,便收回手将绢帕揣回怀里,懒得理谢赓。

茶棚内正沉默间,莲塘淤泥中走出来一个人,正是主事王仲甫。

“王兄,你怎么来了?可是尚书大人命你来此监管?”

进一趟泥塘,王仲甫身上的袍衫沾上了不少淤泥,他也不甚在意,走到茶棚下,捧起茶杯咕咚咚喝下满满一杯茶,这才抹嘴回答谢赓:“谢兄,莲塘的事得储君命令,尚书大人另有指派,如今不归我管。只是我今早在部里档案库中翻到景安年间莲塘的数据,怕匠人们弄错,特意过来告知他们重新核对一番。”

王仲甫官阶不高,但难得是个干实事的人。几日相处,谢赓对他很有好感。

谢赓心里感动,决定给他引见赵执。王仲甫人品朴拙,应该不会介意赵执过去和朝廷的过节。

“王兄,你那日问我,是谁人先发现莲塘的异常。我今日给你引见,首先发现莲塘异常的是这位,赵执,赵君刃。”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王仲甫此前并不认识赵执,也没有关注过赵釴的事。随着谢赓的指引看到简易茶棚中坐着一位穿青衫的青年。服饰并不华丽,却似乎从周身透出独特的气质。好似锋利的剑刃藏在简朴的衣冠中,因此又显得平和。跟王仲甫的想象中大不一样。

王仲甫向赵执行礼:“赵郎君慧眼博识,令人敬佩。修护莲塘,护的是南岸千百居民的财产性命,若没有郎君,后果不堪设想。多谢。”说罢又行了一礼。

赵执连忙站起来让座还礼。他不太想被朝中的人看到,不过王仲甫既然是谢赓介绍相识,那应该没有问题。

王仲甫坐下,一时又兴冲冲地问:“在下有一事好奇,不知道赵郎君何以知道这莲塘修筑的历史及功用?我观郎君年齿应该不及而立,这莲塘却已有五十多年了。”

赵执回答:“在下少时,家中有一册记述建康城百年掌故的书简。书中记有景安年间涛变毁城,匠户出身的周尚书奏明朝廷,在两岸筑塘的往事。我年少时曾在书房读过,因此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