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亮将手中一摞书信全部交到谢赓手里。嘱托道:“谢将军,这是这些年来寄到本官手里的上都城情报,本官不能亲自去甄别,还望将军甄别之,善用之。若能为将军和我军助力,这些信件定然物超所值。”
谢赓捧着书信朝祖亮行了一个军中的大礼。“祖大人这些书信于我,于即将出征的长熇军都十分重要,下官,拜谢祖大人鼎助之情。”
祖亮扶起他。
“谢将军,护卫国土上阵厮杀要靠你,我这样的文官留守朝中,只能以别的形式出力。不是我在助你,是我们勠力同心。将军收好,我便告辞了。我携祖氏一族,日日盼将军得胜归来。”
“恭送大人。”
祖亮走后,赵执和谢赓一起拆读那些信件,连夜重新安排了巡防营的人马,往司州和上都城中派了四十人的哨马。
两人忙碌一夜没有合眼,天亮时洗了把脸直接进宫,早朝还要商议长熇军粮草后勤的配给问题,这才是出征前最重要的事。
————
昌祐二年正月,谢赓率八万长熇军出征蒹葭关。
半个月后,前线传来两军对峙的消息。谢赓驻军在蒹葭关后的顿丘和北滦军打了三仗,各有伤亡,但是暂时止住了北滦军南下的势头。消息传来,朝中没人觉得可以松一口气。八万前线战士的军粮军需如今成了朝廷支出的大头,绍元年间就常常捉襟见肘的国库,如今恐怕更加难以支撑。朝中由上至下无不紧张,从正月直到建康城景致最好的春三月,都没什么人有心思出城游览。
元骥在一个晚上被叫到青溪宅,他刚进屋就看到一个许久未见的老熟人,靳三。元庆的最后一年赵执将扶它山银矿地图送给竑王时,也一同遣走了一直跟在他身边的靳二靳三兄弟。两人都入了竑王府中做事。后来靳二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意外身亡,靳三因不满于王府内亲卫的内斗而出走,兜兜转转重新来投了赵执。
赵执没有多说话,帮靳三写了一封给谢赓的信,让他去投在谢赓军中。
赵执把信递给靳三,只说了这么一番话:“建康城目前很安定,我身边如今并不需要护卫。我虽是朝廷臣工,但也不必浪费人力。如今和北滦对峙,前线缺人,谢大人手下可用的得力干将并不多。你与其留在我身边无用武之地,不如北上军中跟着谢大人。既能建功,又能为社稷出力。”
靳三心有所感,单膝跪地接过了信函。站起后他和旁边的元骥对视了一眼,都有相同的感觉,原以为经历过此前那一番打击,赵执的情感该冷了。但如今重入朝中,却又看到他还是用自己的方式挂念着太多事情,似乎并不执着于一己得失。
靳三离开,元骥又从赵执那里接受了极其特殊的任务。
长熇军在前线数月和北滦对峙不下,兵部的后勤粮草补给重新调整了战略。蒹葭关的粮草供应主要来自屯田和朝廷后方的运输。如今被北滦攻占,周边的屯田已被北滦九皇子派人破坏殆尽,就只能靠后方的运输。可因为部署和后勤军力问题,前线恐会有粮草不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