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皇甫兆玉穿一身道袍,确是从幕府山道观中归来的样子。他声音不大,但因是天家贵胄,且是刚逝世的陛下唯一的手足,因此说话有股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诸位,请静听黄公公手中皇兄亲笔写的遗诏。”
不待众人反应,黄保生快步走上丹陛,用平日里惯为群臣所熟的嗓音念道:
“朕闻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朕自继位以来,忧劳数夜,时用遘疾,奄至大渐……皇子庆翀,夙德天成,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在廷文武之臣协心辅佐,以终吾志。凡内外事悉遵旧制,诏喻天下咸使闻知。”
殿中又一次陷入寂静。大行皇帝还躺在寝宫尸骨未寒,大殿之上出现了两份遗诏!
“薛亢!这五日你将陛下囚禁在明藻宫就是为了你手中那份伪诏吗?你将黄公公囚禁,幸得公公两位义子帮助逃出来,他才得去取了真正的遗诏!再急告本王。若是黄公公不能逃出,或是我二人再晚来片刻,薛亢!你可是想先立幼主,然后篡位自立?”
“祯王殿下,好厉害的辞锋!竟能如此倒打一耙!今日你又如何证明,你们手中的不是假诏?我看你二人才是居心叵测,混淆视听,目的不明!”
大殿之上的三人陷入对峙,殿外禁军全体剑拔弩张。森寒的刀兵令群臣在初秋的天气不寒而栗。
就在这寂静中,一滴热汗从檀自明耳间流入耳后,他朝殿外某处无声地失意。
今日的宫中不仅有禁军,还有百余檀家养的死士。
有御史心里悄悄地想,既然有两份诏书,可让群臣一一辨认是否为陛下亲笔书写,按照惯例,传位的诏书是不假手大臣的,都是皇帝亲笔,当然还有印玺也要辨认……殿中的氛围太过可怕,他一个字都没敢说出来。若是触怒薛亢,绍元四年血溅重华殿的场景必将重演。
殿外某处,扮作宫人的死士匆匆地赶了回来。檀自明向他看去,突然间呼吸一滞。大皇子庆翀此时已不在皇后宫,已找不到人了!
怎会如此!
檀自明方才,下了他这辈子作得最大胆的一个命令。立刻前往皇后宫中,除掉大皇子。
是谁救出了大皇子?他脑门处“嗡”地响了一声,来不及再和薛亢交换眼神。他镇定下来,向殿外无声地示意,若动起手来,殿中站着的二人都不能留。既已经走到这一步,他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好在三万禁军如今皆听薛亢号令,而薛亢已跟檀氏绑在了一条船上。
“董大人!”
薛亢“唰”一声抽出腰间的刀,寒光从殿中的蟠龙柱上闪过。“这满朝文武,平日里你为陛下草拟诏书最多,你来鉴定一番,谁手中拿的是假诏。谁拿了假诏,我就让他今日死在这殿中谢罪!”
被他唤了一声的礼部董侍郎如临大敌,声音发着抖不敢上前,“这,这,大统领……”
“薛亢,不得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