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铺车厢在最前面的位置,要从硬座车厢走过去。他们一上车,杨秋瑾就看见各个卧铺车厢里,挤满了穿着各种面料衣服,面孔都看起来很年轻的年轻人们,一个个神情惶惶的往窗外张望。
陈胜青领着杨秋瑾母子走到卧铺车厢,找到他们票据所在的位置,将大包小包的行李安放好,对脸色惨白的杨秋瑾道:“你睡下层卧铺吧,下面有窗户,你睡着舒服些。”
这时候的火车窗户是可以自己打开的,杨秋瑾嗯了一声,把窗户打开,看见窗户外的站台上,有不少送亲朋的旅客,一个个含着眼泪,向窗口坐着的年轻人们说着什么。
“这趟车怎么这么多人,还都是年轻人。”杨秋瑾随口发问。
她从包里掏出一颗橘子,剥皮后,果肉拿给天佑吃,果皮则放在自己的鼻翼间轻闻,能很好的去除晕车感。
陈胜青也接过一瓣酸甜的橘子吃着:“基本都是前往边疆支边的知识青年。”
内地的斗争形式越来越严重,国家又有政策,要求广大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前往全国各地,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做出贡献,很多年轻人被迫放弃学业下乡。
边疆人广人稀,条件艰苦,是这些青年重点下放的地区之一。
也有很多成分不好,想逃离是非噩梦的年轻人穿插在其中,这段时间前往边疆的火车,基本人满为患。
“他们会到边疆什么地方?”杨秋瑾深吸一口橘子皮香气问。
“各个兵团,国营农场、牧场会接收。”。
“那这些兵团农场,什么人都收?”杨秋瑾把不安分地爬上爬下的陈天佑,拉坐在她坐的底层卧铺上。
“能收,也不能收,目前边疆地区的户籍制度还很混乱。”陈胜青有问必答,“因为靠近苏联、印三、蒙古等国,边疆占地面积太过宽广,许多反、动、间谍、不法分子都流窜在边疆各地,人口排查很困难。”
“这样啊。。。。。。”杨秋瑾若有所思。
这个时候,一个披着长发,长相秀美,个子娇小,身材却很好,前凸后翘的姑娘,提着一个藤木箱子向他们所在的位置走过来。
她手里拿着一张票,在对他们对面卧铺的票。
看到杨秋瑾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话,尤其是穿着军装的陈胜青时,那姑娘拧紧的眉毛明显一松,客气的对他们笑了一下,什么话都没说,拎着箱子,费力垫脚,把沉重的藤木箱子往二层卧铺上放。
这年头的卧铺车厢十分狭窄,没有隔间,卧铺两两对立,中间是拥挤的过道,通常上面那张床卧铺,要比底下那张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