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美女直播

>

杨秋瑾一连几天碰壁,也不放弃,四处询问。

赵二凤看她坚持要找工作,就对她道:“你要实在想找工作挣钱,也不是没地方去。五十里以外有个兵团农场,里面在招农场职工,条件艰苦,干活很苦,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我手里缺钱,没事干的时候,会坐老乡的驴车去那里干活,赚些小钱,你要想去,我带你去。”

第28章

“叮叮当当.......”一只戴着铃铛的骡子,身后拖着一个架子车,在宽阔不平的土路上慢悠悠行走。

车上坐着三个人,一个是穿着羊皮大袄,戴着巴旦木花帽的维吾尔族老大爷,两个衣着朴素,头上蒙着纱巾,将大半张脸蒙起来的女人。

其中一个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开口:“大妹子,你说这样蒙着脸,真有用吗?不会晒黑?”

“铁定有用的,赵嫂子。”杨秋瑾一只手抓着车架子,稳住摇晃的身子,另一只手捂住纱巾,避免被风吹走。

昨天赵二凤跟她说五十里外的兵团招普通职工,工资低,劳动力度大,男人当铁人用,女人当男人用,要四处垦边治荒下地干农活,十分艰苦,问她愿不愿意去,她没二话,直接说去。

杨秋瑾是乡下出生的人,从小到大都在地里劳动,尽管后来嫁给了陈胜青,生产队为照拂军属,也因为她有初中文化,大队让她当了几年的会计,没怎么下地干农活,但在她的眼里,劳动最光荣,工作不分贵贱。

建设兵团她很早就听说过,这是早年间以师团连为一个建制单位,由部队士兵戍边垦荒的特殊单位,他们战时是士兵,闲时是农民,既然要进行种植养殖,也要随时备战,进行戍边。

到了现在,这些兵团更像是农民,因为他们没有部队编制,没有部队军费,只是变成大型的国营企业农场,要不断开荒种植,达成生产目标,向当地政府缴纳粮税,才能完成他们的任务。

然而边疆地区地广人稀,要完成超额的生产任务,势必要扩充人手,这也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达号召年轻知识份子们,前往边疆地区进行支边的原因之一。

各个兵团近几年陆陆续续招收不少职工进去,还是达不到生产任务要求,一个是土地肥力不够,没有大量先进的种植器械、化肥,种不出超量的粮食产物。

另一个是各类种子单一古老,研发新种植的过程比较缓慢,没有好种子进行实验耕种,即便种无数土地,亩产量始终跟不上去。

加上去年开始,知青全面强制下乡,小红兵兴起来以后,全国各地都在搞运动,四处内斗,连兵团也不能幸免,这就给生产任务更加拖后腿。

就算这样,兵团职工还分三六九等,第一等,自然是士兵转成农民的正式职工,每月大概有三十二块钱的工资,加上国家给的各种边疆补助,有时候可能有40-50块钱左右的工资。

二等就是职工家属,换成以前就是军嫂,现在只是农民家属,每个月的工资比正式职工少几个几块钱。

三等是外来务工人员,分成临时工和转正工,临时工每月就二十来块钱,正式工的工资其实跟职工家属差不多,只是边疆补贴拿的比兵团职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