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瑾没吭声,为什么不讲,大概是因为两家人太熟了,觉得以后随时随地都能联络,也有可能是出于少女的羞涩之心,察觉到了陈天佑的心意,不想让陈天佑去送别,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
一直在烧火的李秀娥道:“人家小姑娘不想跟天佑道别,天佑生气也没用,要松月那姑娘对咱天佑有心,有缘分,不管再远的距离,他们都能联系上,天佑生气就让他生气去吧,他迟早会想明白的。”
第120章
陈天佑的气并没有生多久,就被另一件事情给转移了情绪,那就是唐山大地震。
那一晚,一家人都睡着了,忽然都感觉自己的床在摇动,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没往心里去。
第二天一早醒来,就从广播里听到地震的消息,死亡人数,数以万计,一时沉重不已,一家人都在祈祷唐山的灾民们能够平平安安。
后来他们才知道,唐山地震灾情特别严重,地震强度为7。8级,整个唐山市在地震一瞬间夷为平地,地震发生在凌晨,人们都在熟睡,毫无防备,造成了二十多万人的死亡,数以万计的重伤者,一时间之间,全国都进入默哀模式。
而在地震不久后,唐山渐渐开始重新修建房屋城市,活着的人们满怀希望之时,9月9日,国家领导人,毛主席逝世,举国上下震惊之余,都痛哭不已,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当陈天佑从广播里听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想起在天安门广场,那位乐呵呵给妹妹捡气球的慈祥老人家,不由泪如雨下,哭得稀里哗啦。
跟他同岁,到他家来玩的李三妮儿,看到他哭成泪人,吓得放下手中的英雄牌钢笔,手足无措道:“不就是借你的钢笔写写字嘛,至于哭成这样?你还是不是男子汉了。”
陈天佑没有理她,只是从她手里冷冷地抽回自己的钢笔。
李三妮儿啧了一声,跟在他身后道:“我说真的,你为啥哭,难不成你是想王松月,想得哭?我说,她都走了好几个月了吧,你现在哭也太迟了点,你要真想她,过年放寒假的时候,咱们一起去湘北看她,到时候我向厂里请个假,我给你买车票。”
中考以后,李三妮儿没有考上高中,赵二凤给远在首都的杨秋瑾拍了一封电报,希望她能帮忙向天山农场新开的纺织厂厂长递个话儿,让李三妮儿进厂当纺织女工。
杨秋瑾就给纺织厂厂长打了个电话,同时让同样不再读书的许霞,和李三妮儿一起去纺织厂人事科报道。
俩丫头虽然年纪小,一个15,一个14,不过都有初中文凭,又都吃苦耐劳,很快进入纺织厂,当起女工学徒,开始的一年每个月只有二十块钱,转正以后,每个月就有三十块钱,二十一斤的集体粮食指标,另外每月还有二十块钱的边疆职工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