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尽管吩咐,白鹤在所不辞。”
白鹤童子躬身应诺。
“你可带着穷奇,在金陵城内外探查一番,设法寻到宋成林的下落,务必尽快回禀。”
“得令。”
白鹤童子口中一声长啸,只见一道白光闪过,竟从虚空中跃出一只巨大的白虎,正是他的坐骑穷奇。
白鹤童子翩然跃上虎背,对王予拱手道:“主人请放心,白鹤必当全力以赴,定不负所托!”
言毕,只见白虎仰天长啸,化作一道白光,径直冲天而去,转瞬即逝。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信步走到了城郊一处竹林。
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宛如天籁之音。
王予忽然问道:“重明,你可知这‘虚静’二字的妙处?”
“虚静?”
重明愣了一下,想了想说:“虚者,心无杂念;静者,不为外物所扰,可是这个意思?”
王予点点头,又问:“那你可知,修道一途,为何讲究‘虚静’?”
重明思忖片刻,摇了摇头,诚实地说:“徒儿愚钝,实在不知。”
王予却是莞尔一笑,悠悠说道:“修道之人,讲究‘虚静’,就是要做到‘心如明镜台’,不为外物所惑,不被私欲所扰,方能澄明自性,参透天道。”
“心如明镜台……”
重明喃喃重复,若有所悟。
“你只管记住,修行一途,贵在明心见性,而非追求虚名。”
王予意味深长地说道。
重明连连点头,恭敬地说:“师父教诲,徒儿铭记于心,必当谨记在心!”
王予又说:“今日天色已晚,咱们便在此地打个坐,静候白鹤回禀。”
“是!”
重明应声而起,与王予并肩盘坐于竹林之中。
四周寂静无声,唯有风吹竹叶,沙沙作响。
师徒二人闭目养神,各自凝神入定。
一股祥和宁静的气息,弥漫在这片竹林之中。
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停止了喧嚣。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虎啸,突然从天际传来。
王予与重明齐齐睁眼,抬头望去。
只见一道白光划过长空,渐渐降落在两人面前。
正是白鹤童子与他的坐骑穷奇。
“主人,白鹤回禀!”
王予沉声问道:“可有宋成林的消息?”
“启禀主人,经白鹤探查,宋成林的下落,似乎与城南一处废弃的古庙有关……”
白鹤童子恭敬地述说起来,声音清朗。
而他的话语中,似乎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城南古庙……”
王予似在沉吟着什么:“莫非那里,就藏着妖道的老巢?”
“师父,我们这就出发,去查个水落石出?”
重明跃跃欲试,就要起身。
王予却抬手止住他,悠然说道:“妖道诡计多端,我们还需从长计议,方能出奇制胜,一举擒拿。”
重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弟子愚钝,幸得师父点拨,受益匪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