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鼓者死得死、残得残,百姓们看着自己从前的邻里街坊横着回来,就算有再多再深的恨也只够拦于心中。
为什么谢仪和谢谨会对登闻鼓之事了解的如此清楚?
因为在很多年前……
曾有一位言官向景明帝死谏,以这种方式半废登闻鼓旧制必将引得民间对皇室的种种不满,未来酿成大祸。
他就被景明帝罢黜了。
那位言官正是他们的父亲,谢炜。
只可惜,时过境迁。
谢炜早就不是从前那副清正不阿的模样,有时候,他们身为儿女也会在心中徘徊疑惑,究竟是谢炜在边疆多年变了,还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认清过他的真实嘴脸?
不过这些思虑,不会在眼下表露。
李夫人听懂了谢仪的意思,满眼都是忧虑:“想要让那老东西声名尽毁,由我去敲这个登闻鼓确实能够将其效用发挥到极致。”
“可是我还不想为了那死鬼,把自己的性命赔进去!”
“谢姑姑,这招会不会太险了?”
当年因登闻鼓而引发的桩桩血案,哪怕李夫人那时远在岭南都曾有所耳闻。
她心存顾忌再正常不过。
而谢仪能够有如斯把握,主要还是因为:“奴婢前几日曾与梁王侧妃有书信往来,提前与她言说了夫人您的一二诉求……”
“您知道的,她对李既欢同样恨得紧,如今李既欢深在宫闱,无法擅动,但只要是能让对方丢脸的事,顾侧妃都愿意帮忙!”
“禁军领刑者那边多是顾家从前亲信,要么就是由锦衣卫掌刑……奴婢一定会为您两头想好对策,尽量不要让您受太多磨难。”
“若您决定,也可多缝些软垫、软膝,到了那日,没人会让您受太多的苦难,只不过是走个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