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爵的职位,他并不看重,无论是太子少保还是少傅,今天已经随意分发了许多,他感到心痛,不是因为官职被分发出去,而是因为这些职位背后都伴随着相应的俸禄。
对于赏赐,他同样不放在心上,那是户部的职责,但是毕自严竟然站出来要求他从国库中拿出银子,这让他非常不悦,将领们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何要皇室出资赏赐?
“陛下,关于留都京营的迁移问题,并非不可行,但该营仅此一次进入京城的兵力总计五千人,四城之战中损失约二千八百余人,其中战死两千一百余,残疾者六百余人,总共需要抚恤两万五千两纹银。
除此之外,迁移的两千两百人中,按照朝廷的惯例,每人需要支付四十两银子的安置费,这包括了行粮、路途费用以及到达后建房的费用,另外迁移后地方需要为每人安排六亩耕地,以保障士兵家庭的生活。
兵部根据目前该营的实际情况,粗略估算,迁移总共需要花费二十万两纹银,如果朝廷愿意承担迁移费用,兵部定能妥善处理该营的迁移事宜。”
援助营的抚恤原本是由各地官府支付的,虽然不可能全额支付,但考虑到留都这支军队的强大,背后没有贵族和富商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如果朝廷现在需要该营迁移,那么抚恤地方将不再提供补贴,既然不再是我们这边的人,抚恤费用自然应该由他们自己承担。
另外,迁移不仅仅是士兵的事情,他们的家属也需要一同前往,家属随行就需要土地安置。
如今大明各地的情况都一样,所有好地都被藩王、士绅、将领们牢牢占据,即使是朝廷也需要花钱购买土地。
两千多人至少需要两三千人能够耕种的土地,这样算下来就需要大约一万五千亩田地。
如果这支强大的军队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迁移到地方后可能会立刻变成祸害,好地在辽东可能十两一亩都难以买到,这样光是土地就需要花费十几万两银子。
“兵部的考虑非常周到,那么这件事就以后再议。”
看到户部的毕尚书又要站出来,朱由检赶紧接过梁廷栋的话,如果等毕自严站出来,说不定又要打他国库的主意。
朱樉和楠京团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因为经过梁廷栋这么一解释,谁再提迁移的事情就请先自己解决所需的二十万两银子,否则都是空谈。
朝中的大多数大臣们都不清楚楠京军营的具体情况,但大家都明白,留都京营一直都是由贵族和豪族控制的。
现在既然出现了这么一支军队,没有功绩就算了,竟然还立下了如此大的功绩,那么这支军队就真的不适合再回留都了。
那么该如何安排呢?这样的功绩,朱樉被封为总兵是不可避免的,况且他二十九岁就官至太子少保,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这样的人物在留都该如何安排职务呢?
大明南北京城向来不设总兵,另一个时空里是到了形势十分危急时才设置京营总兵,现在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最终这支留都京营被改镇盐城,在南直隶内迁移,这样迁移的费用就不归朝廷管辖,都是南直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