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吗?不敢打啊……如果以几年前的那场战斗来衡量金州军的战斗力,黄台吉心中暗自估算,没有十万兵力一点把握也没有。
问题在于十万兵力规模的战斗后金也不是没有组织过。
但与其他大明的军队不同,浑河血战给后金造成的损失至今尚未完全恢复,这支金州军队的战斗力据估计比浙军和白杆兵加起来还要强。
即使发动全国之力一战将金州击败,如果自身损失超过一半甚至更多,这样的战斗又有什么意义?一战击败金州,自己也差不多垮了。
十六大臣议事时,义州被金州军占领的消息也传了回来,说是十六大臣议事,但此时还有三个固山以及贝勒在关内。
除了莽古尔泰坚决要求发兵攻打金州军,后金的其他贵族没有一个同意。
朱樉这场战斗也很有意思,似乎真的只是为了获取土地,除非顽强抵抗的建奴被杀,凡是逃跑的一概不追究。
后金的大臣们仔细一算,这次除了失去土地,人员居然没有多少伤亡。
后金此时一点也不缺少土地,他们缺少的是能够供养八旗诸申的人口。
这次不仅是豪格,连代善也对莽古尔泰的无理取闹感到厌烦,说出了和豪格一样的话,要打正蓝旗自己去打……
在朝臣们均不支持自己的情况下,莽古尔泰只得收起自己的主张,但很快在战利品分配的问题上又掀起了波澜,因为从账面上看,这次金州所占领的土地中,正蓝旗的损失最为惨重。
黄台吉也感到颇为无奈,原本一场针对明朝的“九四三”战役让他在声势上超越了其他三大贝勒,然而金州的介入使得这场大胜的光彩顿时黯淡了一半。
再加上莽古尔泰的无理取闹,原本和谐的“战利品分配大会”瞬间变成了“分配不均”的大会,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众人不欢而散。
东江镇的刘兴治,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辽东开源,家中有五位兄弟,因为家人被后金俘虏,大哥刘兴祚表面上归顺了后金。
偏偏刘兴祚还深受黄台吉的赏识,不断得到封赏,后金对明朝的征战中,刘兴祚又回归了大明,但不幸在与后金军队的战斗中牺牲。
暂且不提这些曲折的故事,大明朝廷的表现却显得有些可笑,因为无法弄清楚刘兴祚究竟做了什么,大明朝廷索性装作不知情,对刘兴祚的行为不予置评。
情报的滞后并不是问题,但刘兴祚确实是在与后金的战斗中牺牲的,更何况他的弟弟刘兴治现在是东江镇排名第二的重要人物,无论真相如何,至少为了安抚刘兴治,应该给刘兴祚一个明确的答复。
大明的现状使得人们对确切的赏赐不再抱有期望,但至少应该给予刘兴治一个名义上的交代。
然而,不!对于我不清楚的事情,我就可以装作不知道,从大臣到皇帝都是这种态度,连一个虚名都不愿意给予。
于是,刘兴祚在后金多年的秘密行动就这样白白牺牲了,这还不算,连刘兴治也受到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