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越来越忙,魏林夕现在都是隔一个月去一次四季春算一算账,这里的收入依旧稳定,甚至还多了一些。
天气热起来,火锅已经不买了,不过烤串又接上了班。
店里还接纳了魏林夕的建议,在店铺侧边支了一个摊子,摆了几张桌子。
因为猪肉味道不好,所以店里的烤肉多是羊肉,还有一些河虾之类,什么鸡翅鸡胗之类的,偶尔会有牛肉,其余的就是蔬菜了。
凉皮是一定有的,但是只要进店的基本就没有单独吃凉皮的,都是陪着烤串一起。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吃的起烤串,羊肉的价钱要比猪肉贵了很多,所以渐渐的能进四季春的人都是家境殷实的。
这样的人点东西多,四季春没有以前那么忙乱,但盈利也不少。
不过魏林夕还是不想放弃中下层的这些食客,毕竟就算是只卖一碗凉皮,卖的多了也有的赚。
而外边单独支的这个摊子就是针对这些食客的,他们不必担心走进店里消费不起。
外边的的食材里加了猪肉,还有一些猪肝猪肠这些,家有小资的人是不会吃这些的,但那些家境不怎么好的苦力村民是不挑的。
在这里坐一坐,点一碗凉皮或者几串烤串,再来一口粗酒,一天的劳累都散干净了。
虽然加了一个小探子但是四季春的员工并没有多忙乱,流程大家已经熟悉了,只是备食材的时候多备一些就是了。
只是外边跑堂的,厨房里刷刷洗洗的要雇几个人。
跑堂的当然是要年轻的小伙子,魏林夕看着养猪场里有一个小孩才十二岁就已经很机灵了,觉得养猪大约会埋没他,于是就让何有力推荐他去跑堂。
至于厨房里洗碗洗菜的,在魏林夕的建议下,他们请了一个孤寡的老大娘。老大娘不识字,甚至有些木讷,不怕她有什么外心偷学四季春的秘制调料。
但她干起活来却很卖力,大约没有什么依靠了,甚至把这活儿看成了安身立命的活计。
她每天早早的来,抢着干活,厨房里给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但除了洗碗洗菜,厨房里其他的活儿她都干不了。
有次厨房里忙不过来想让她帮忙切菜,但切出来的都不太能用,最后只好他们自己吃了。
之后老大娘就更惶惶生怕被辞退,干活更卖力了,甚至还给四季春那几个单身汉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