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被选中也还没被处置的,自然也是要表现,万一就被看中了呢。以他们之前的表现,就算是不罢官也是个贬职外放的命,外边哪有京城的好啊。
再加上李崇景之前的人,朝堂上的三分之二的人居然都投向了他,这个数字是极其恐怖的,连李崇景自己都没想到。
那些没投向他的人,大部分都是保皇党,还有一些直臣,不过李崇景扯着皇帝的大旗,名正言顺,谁也不能说什么。
就连武将对于李崇景的印象也很好,虽然他们不站队,但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再说了,一个年老体弱,这些年来猜忌更重,越来越糊涂的皇帝,和一个年富力强看起来隐隐有明君之相的皇子,谁心里没点想法呢。
李崇景手握重权,决策的第一件事,就是力排众议,将五城兵马司交给了安子珝来辖制。
他本来已经是千户,在这次平乱之中擒获六皇子,立了大功,虽然是北地军官,但若李崇景下了决心把他调到京城来,也不算什么难事。
朝臣们谁也不知道安子珝是何人,毕竟从前他这个三公子在京城太低调了,但也不是完全没人记得。
很快关于安子珝的家世就传开了,甚至有人猜测李崇景是不是要为安家和大皇子平反。
不过这丝毫没有风声,安子珝的职位倒是板上钉钉的了。
皇帝都已经病的起不来床了,李崇景的意思,这件事就不必禀告了,等皇帝身体好些,他亲自去说。
只是一个五城兵马司,其实比不上禁卫军,如今李崇景又不是要调遣禁卫军,大家也就不多嘴了。
至于皇帝从各处调遣来的兵,在论功行赏之后已经全都返回原籍,包括元宏浚的父亲。
至于元宏浚,则是成为了安子珝的副手。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元老爷沉默半天没有说话,他知道答应或者拒绝这个位置的背后的意思,思索半天之后还是答应了。
只是他带来的北地士兵,回去的时候少了一半,而少的那些被安子珝编排到了五城兵马司之中。
这次五城兵马司是谋反,自然是从上到下的大换血,而之后,这会成为李崇景的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