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歪着脑袋,悄悄看了眼外面的太子。
狗太子估计又在心里骂她了。
没关系,她今天心情好。
看太子脸色阴沉,却还要打起精神应付老皇帝的样子,她就忍不住勾起嘴角。
有了老皇帝出面,太子想要增加赋税的事情也黄了。
三皇子还趁机参了太子一本。
站在三皇子这边的大臣也都对太子十分不满。
至于那些中立的大臣,也没给太子一句好话。
大齐正是民生艰难之时,太子竟为了充盈国库,增加赋税,这种跟逼百姓造反有何区别。
总之,除了站在太子这边的大臣,没有一个大臣认为太子做的对。
皇上也斥责太子目光不够长远。
百姓才是大齐根本,要是动摇根本,大齐危矣。
太子脸色越发难看,还要硬着头皮撑下去。
待皇上处理了几件重要的事情,又问起了当日血河一事。
提及血河,秦锦墨便站出来解释:“臣已经彻查过此事,是有野兽猎食,将猎物扔进了河水里,猎物众多,才会导致河水被染红。”
这理由很牵强。
但对皇上而言,足够了。
毕竟他要的只是给百姓一个交代,不能弄得人心惶惶。
他也没有精力去调查真相了。
以后,就交给太子了。
皇上想罢,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太子一眼。
太子心慌意乱,还强装镇定地站在一旁。
直到退朝,皇上没好气地把太子和三皇子叫去了御书房。
白清浅一路谨小慎微地跟在后面,一言不发。
饶是她尽力降低存在感了,太子看向她的眼神还是阴沉无比。
她张了张嘴,又看向皇上的背影,最终又闭上嘴,假装自己也忌惮皇上的样子。
事已至此,太子只能暂时隐忍。
瞥了眼身边面色淡然的三皇子,太子心里又不平衡了。
今天老三被夸了好几次,他却只得到父皇的责骂。
他这个太子恐怕早就让父皇不满意了。
一行人到了御书房,皇上刚刚坐下,桌上的茶盏就气势汹汹地飞向太子。
太子不敢躲开,硬生生地挨了一下。
“父皇息怒!”
三皇子跪地求情道:“太子只是着急了些,以后多加考虑就是。”
皇上看向他的眼神温和了几分。
可三皇子是故意的。
他这么说,是告诉皇上,太子急功近利,不堪大用。
这不,皇上看向太子的眼神又多了几分失望。
太子看得一清二楚,藏在袖子里的手也紧握成拳。
他就知道,母后去世后,父皇根本不在意他,只不过是要培养个太子罢了。
他成不了太子,父皇就会把别人培养成太子。
比如老三!
太子低着头,眼神怒得能喷出火来。
但除了跪在不远处的白清浅,谁也没看到他阴沉的目光。
她不以为然,等着太子和老皇帝自相残杀。
待皇上冷静下来,他才没好气地对太子说道:“你三皇子都知道三思而后行,朕平日里教你的为君之道,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
太子不敢反驳。
“也罢,如今我醒了,你就好好学,跟你三皇弟也多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