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好!
好样的!
孤就喜欢干实事儿,迎难而上的官员!”
朱元璋看着乖孙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模样,
内心里的震惊已经被欣慰盖过。
刚才常升怨毒的眼神,他看到了。
他的眼神可是好的很。
或许,熥儿说的是对的?
是咱的猜疑心太过了?!
可是,咱必须要给淮西一个下马威!
咱不会错!
就像现在咱敢放手让熥儿监国一样。
只要咱还有一口气在,就要死死盯住淮西。
人都是贪心不足的啊。
熥儿还小。
倒是他的本事不小。
那个水泥他又是什么时候捣鼓出来的?
朕怎么不知道?
回头得问问宋忠,他这个锦衣卫副指挥使到底是怎么干的?
这么好的东西都做出来了,朕还不知道?!
哼!
“诸位爱卿,陛下雄才大略,以布衣之身,定鼎天下。
以果敢之姿,驱鞑虏于北,建大明之盛世,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二十多年来,宵衣旰食,如今已经垂垂老矣。
大明才有今日之稳定。
但是,孤看到,大明经过长期的战乱,许多古籍文献散佚损毁。
孤想召集天下有志向学之士,编纂一部倾世巨著,名字嘛,还没想好。
主要是将历代的经典著作、重要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保存,
使我华夏中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同时,将天下书籍汇聚一处,也便于后来的学者查阅和研究,
促进学术的发展。
孤觉得,一个民族的兴盛,一个国家的富强,
不能光在武力上强悍,更要有文化的支撑。
我华夏四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当今世界,未来世界的瑰宝。
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众卿以为,此举如何啊?”
朱允熥自信满满的看着底下的臣子们,滔滔不绝的讲了自己给文官的希望。
果然文官集团所有人一听这个,当时就激动的热泪盈眶。
所有人眼前一亮!
太孙殿下,此举可谓是旷古烁今之举啊。
他们还以为太孙殿下只会依靠武将集团,开疆拓土呢。
又是打压儒家,又是杀儒(方孝孺),又是宣传心学的。
最近这段时间,心学已经逐渐有压过百家之趋势。
只因为,有刘三吾这个儒家败类在竭尽全力宣传。
还有四处的那个杨士奇。
这两个败类,一唱一和,把控了应天的舆论走向。
儒生和儒家都被盖过了风头。
没想到殿下此时竟然提出要编书修纂。
这可是给他们这写绝望的文人一个明确的信号啊。
难道太孙殿下还是一个文治武功双全双美的完美皇帝i?!
那他们是不是捡到宝了?!
看来,自己以后的认知要改观一下了。
太孙能想到文化的传承和重要性。
就说明,文人要重新抬头了!
到时候,让你们知道知道,文化的传承有多重要。
儒家思想有多么的璀璨。
“太孙殿下圣明!”
一句适当的恭维几乎是吓了大臣们一跳!
杨荣虽然是第一次上朝,但是他最善于察言观色,再加上之前朱允熥在宫外酒楼跟他们三个的密谈。
当时还以为他是朝廷的高官呢。
没想到,是挺高的高官。
再也没有比他高的高官了!
这太孙真是会玩儿!
他刚才听到朱允熥开口说话的那一瞬间,差点儿就瘫坐在地上!
好家伙,自己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被人莫名其妙的提溜到京城。
说是有个大人物要见自己。
送自己一场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