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的目光又看向了一众藩王。
一众藩王纷纷沉默,总感觉朱允熥话里有坑。
不好回答。
“不多吧……”
这时候,朱樉实在憋不住试探性的回了一句。
朱允熥点点头:
“对,不多,陛下想让儿孙过好日子,定的俸禄并不高。”
“那殿下是要给我们涨俸禄?”
朱樉眼神一亮,这是真要涨俸禄的节奏啊。
他就说大哥的孩子怎么能不为人子呢。
大哥那么好的人。
是吧?!
然而,下一秒,
朱允熥却摇了摇头:
“支付你们这一代亲王的俸禄自然是没什么,但是五代,十代之后呢?
陛下有二十多个儿子,诸位皇叔我也不多说,
我就也按每人只生二十个儿子来算,户部,你来算算。”
郁新领命。
“按照殿下刚刚所说,陛下有二十六个儿子,暂时不算已经薨了的,就按二十六个一代藩王计算。
郡王的俸禄是岁支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一十匹,纻丝五十匹,罗二十五匹,绢及冬夏布各一百匹。
还有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匹草料月支十匹,第二代藩王,二十六个藩王每个人会有十九位郡王。
其嫡子继任亲王,那么就要多出四百九十四位郡王俸禄,将以上郡王之俸禄直接翻四百九十四倍。
就按二十年为一代人,到了第三代的人,这接近五百位郡王每人再生二十个儿子。
那么到了第三代,皇室宗亲就已经接近一万人了,此时我大明开国还没过百年,国库勉强还能支撑。
可若是到了第四代、第五代皇室宗亲,国库仅奉养宗亲这一项,按照当前的国库的收入来算,已经捉襟见肘了。
不用我说了,照这么个生法,
如此推算下去,最多十代以后,我大明国库就要因为供养宗亲俸禄一项入不敷出,
哪里还有钱来治理国家。
这还没计算什么天灾人祸,
水,旱,蝗,火,请问诸位,哪一年没有发生过?
到那时,朝廷没钱,宗亲嗷嗷待哺,
死得是百姓,哭的是百姓,你们说说,是不是元末的景象就会发生?
宗庙倒覆,江山倒悬,就在眼前啊!”
郁新从怀中掏出一大张纸,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
郁新先是拿着在百官面前过了一眼,然后展现在了亲王面前停下,
朱樉看着这上面的数据,皱着眉头开始计算了起来。
有那么多吗?!
“嗯?”
他转过头看老四一眼。
发现老四竟然很感兴趣在计算。
“老四,你?!”
朱棣充耳不闻。
你还别说,这个大侄子绝对不只是有两手。
老和尚都没跟自己提过这个问题。
嗯,有点儿东西。
难怪大哥深得父皇欢心。
他儿子也不是孬种啊。
万幸......
“殿下,您是要削减宗亲俸禄吗?”
秦王朱樉见老四傻了,
他也噌的一下就站起来了。
摊丁入亩完事儿之后,王府就剩这点钱了,结果你还想削?
朱允熥今天脾气似乎特别好。
他平淡的摇摇头:
“孤不削亲王俸禄,削俸禄治标不治本。”
啊?!
朱樉的脑子一时转不过来。
他懵逼了:
“卧槽,殿下,那你不会是想限制宗亲生孩子吧?
一代就生一两个?
若是这样,那我老朱家如何开枝散叶,国运昌盛啊。”
朱棡也噌的一下站起来了。
他一直在隐忍,
可是不让人生孩子,那绝对不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