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给予重罪。
由此延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政府在运输盐的过程中,需要耗费非常巨额的运输成本。
当时的社会,盐为政府垄断经营,私人不得擅自买卖。
百姓若是想做盐巴生意,首先要从官府中获取盐引。
最初的盐引,价值很高。
随着九边地位的重要,朝廷在北疆边境的驻军出现了粮食危机。
当地军屯和民屯种出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庞大戍边军队的开支。
基于这种前提,朝廷就要负担边境的粮食供给。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运输成本依旧高昂,朝廷也负担不起。
边境又不能不防卫。
于是,朱元璋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开中制。
说白了,开中制,就是朝廷给商人发放紧俏的盐引,条件是商人需要负责将胡广两淮等地的粮食运输到九边军队中去。
九边军队再开出勘合,商人用勘合去问朝廷兑换盐引,继而再拿盐引兑换食盐进行买卖。
一来一去,商人从中牟利。
这个方法一经推出,直接缓解了朝廷运输粮食物资去九边的问题。
可以说,盐商往返内地和九边的生意一时间盛极一时。
但是时间久了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但商人知道盐引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连朝廷里的豪强,藩王,外戚,权贵全都通过各种渠道侵占盐引。
偶尔皇帝还会奖励大臣们盐引。
如此二十多年下来之后,就造成了盐引泛滥,但是兑换食盐却越来越难。
没有利润,商人当然不干,
于是,他们开始对小商户隐瞒盐引难兑盐巴的事实,
开始大量折价卖给小商人盐引。
如此一来,大商人们转移了风险。
小商户们成了被割的韭菜。
他们耗尽家财去购置盐引,
结果发现盐引换不来盐巴。
最后走投无路,只能成为流民。
朱允熥取消了户籍限制,取消了路引制度,
且还分配了神奇的粮食种子,
让他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于是他们又开始从边境逐渐回到故乡。
“臣通过他们却看到了更为可怕的事实——
或许,我朝的开中制已经开始被破坏了,
要知道,边军需要的不单单有盐巴,还有粮食和其他物资。”
夏元吉看着朱允熥沉静的面容,
不知道会不会是自己杞人忧天,
但是已经说道这里了,怎么着也得把话说完;
“臣担心的并不是那部分小盐商们的死活,
也不是大盐商的兴衰;
臣担心的是九边的军需物资,如此一来,
就会得不到万全的保障,
这终究是一个非常恐怖的隐患啊。”
朱允熥内心无比震撼,他就说名臣是如何养成的?!
岂是一朝一夕的投机钻营?!
仅仅是去赈个灾,人家就能从流民身上看出这么多隐藏的隐患。
他实在庆幸自己能够想起他来。
见朱允熥还不说话,夏元吉的心越来越沉下去,心里忐忑不安。
他讪讪的说道:
“太孙殿下,或许是臣杞人忧天了。
如果......”
“你想到什么解决的办法了吗?!”
夏元吉的话还没说完,却被朱允熥给打断了。
他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就听朱允熥又说道:
“就算是一时没想起来也没关系,孤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你先回去吧,下次大朝会,孤升你为户部右侍郎!
还有现银奖励,一会儿让内官送到府上。
回去好好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