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朱元璋被尊称为无上皇(2 / 2)

此次军中有两个大将,近百名百户跟随秦王谋逆。

当然了,他们没等到堂上审判,就直接被蓝玉和冯胜给咔嚓了。

连尸首都没留。

还有五百多流氓地痞,加上秦王,齐王自己带来的亲卫,全部被诛杀。

谋逆事败,人头滚滚。

至于朱允炆,朱允熥念在他今天还比较懂事儿的份上,给了他一个遥远的承诺:

“回去东宫好好养伤,来年出征倭国,你随军前去,朕不会再禁锢你,若是你不再作死,樱花岛以后就赐为你的封地。

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臣谢陛下隆恩,陛下放心,就看以后吧。”

终于不用再被圈进了,他一定要安分守己,好好做自己的富贵王爷。

朱允熥恩威并施,

众藩王被一打一罚,全都老老实实的呆在行宫。

每天只有一个念头:

“陛下什么时候放咱们回封地?!”

宫里的嫔妃一下子安生了好多,

该老实伺候植物人的宫妃还得排班儿伺候。

虽然朱允熥允了她们不陪葬,但是如今人还有气在。

她们就得好生伺候着。

生活似乎一下子就陷入了平静的湖面。

波澜不惊。

因为知道富贵荣华就在前方。

还有什么可算计的呢?!

只有病榻上的朱元璋一如既往,既不醒来,也不仙去。

大明朝的朝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平稳的阶段。

光是处理谋逆牵连的反贼族亲,就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大臣们心里着急,陛下光是披上黄袍可不算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还要举办登基大典之后才能算完成整个流程。

登基大典确定在一个月以后。

最后确定朱允熥的年号为永乐!

一个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朱允熥的登基大典来临。

登基大典确定在腊月二十。

再过十天,就是新年。

正好藩王也不用回封地了,等着在宫里过一个团圆年吧。

先是去宗庙敬告祖宗,然后才正式举办登基大典。

奉天殿广场外。

重鼓敲响,彩旗飘飘,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分列两排。

听着翰林大学士刘三吾念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

共四海之利为利、以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朕年近七旬,御极二十六年,实赖天地祖宗护佑。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薨,朕思子心切,身体每况愈下,

实在于国事无力。

朕深知国事一日不可久旷,册立皇嫡孙朱允熥为储君,正位东宫。

储君监国摄政,军国大事一肩担之,摄政以来,君臣和睦,万姓倾心,大明蒸蒸日上,江山国祚永续。

储君临朝,以治万邦,宗室天潢之内,诸王人人品行端正,边关国本之地,将军个个奉公守法。

六部九卿有司,纪纲整饬,百度维贞,封疆守土之臣,大法小廉,万民乐业,朕躬闻之甚悦。

值此盛世之时,朕却因爱女驸马走私而致中脏腑中风,偶然清醒,惊觉朕已无力再御极天下,临驭万方,即当传位,归政退闲养病。

朕思江山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有储君朱允熥,为宗室首嗣之嫡出,天资粹美。

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堪登大宝,今传国于太孙朱允熥,着即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仰赖上天垂佑,列祖贻谋,当兹寰宇乂安,太平无事,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宁之福,布告天下,咸使知闻,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