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员猛将!”
若非是京城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不是自己的女儿年纪还小,他都想跟张玉做亲家。
朱允熥心里衡量着,
若不是你多此一举,这可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历史上,江都公主下嫁的是耿炳文的长子。
那倒也是个忠心的,只是后来被你这个反贼给杀了。
连累的江都公主也跟着去了。
真要是下嫁张玉的儿子张辅的话。
那倒是比原历史中嫁给耿炳文之子要好得多。
最起码能活得长啊。
这绝对是一个良配。
原历史中,朱棣起兵时,张辅随父亲张玉四处征战,担任指挥同知。
建文二年张玉在东昌战死,张辅继任父亲职位。
之后,他随燕王在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等地征战,屡立战功。
让他声名鹊起的一战是平安南之役。
朱棣派遣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沐晟为副将军,率领大军进攻安南。
十月,朱能死于军中,张辅接任主帅。
非但军中没因为主帅亡故而散了军心,反而在他的临危受命之下,
接连攻下多邦城、东都、西都,叛军纷纷归顺。
次年,张辅擒获黎季牦父子,安南城池尽归明廷。
足可见这是个有能力的大将!
@
后来张辅又多次平定交趾叛乱,并增设卫所,留兵驻守。
后来,他又跟随朱棣北征多次,直到朱棣病死归途。
再到十月皇帝朱高炽噶了,朱瞻基继位,
汉王学他爹造反,还是张辅抓住了汉王谋反的最主要证据,后随君亲征,平定叛乱。
最后这位能争善战的名将,
死于臭名昭著的土木堡之变中。
张辅历经四朝,为明朝的稳定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是大明除了将一代之后,不可多得的名将!
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精神备受赞誉,其征战事迹也被后世所传颂。
这样一个少年英雄,若是许给长姐,那自己可谓是如虎添翼!
而且,这个家伙很能活啊,享年七十五岁。
想来,他家的基因都差不到哪里去。
朱允熥颇为满意。
只是这事儿从朱小四儿嘴里说出来,总让朱允熥心里觉得他在耍什么阴谋诡计。
于是朱允熥问了一句:
“四皇叔这临时起意真的很不像月老啊。”
朱棣没听出朱允熥的试探,反而大大咧咧的来了一句;
“说白了,还是大侄女的缘分到了,那天,若非是大侄女出宫逛街,臣也看不到两个年轻人对视的场景。
说实话,当时臣还不知道张辅来了京城。
等到大侄女回宫后,臣跟去才发现是张辅!
当时就觉得缘分真是奇妙!
陛下放心,臣已经问过他了,他也是因为母亲早逝,耽误了婚事。
这次来京,还是他一个远方表姑要给他说亲,才来的。
要知道,尚公主,可是他张家的荣耀。
就是他家的门第稍微低了点儿。”
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
朱允熥只好以退为进,他温和一笑说道:
“门第不门第的,皇家的公主,只能下嫁,还有比皇家公主门第高的家庭吗?!
四皇叔是过来人,自然懂得比朕多。
只是朕虽身为皇帝,还是要听听姐姐自己的意思。
朕不想委屈了姐姐。
来人,宣江都公主来一趟。”
“陛下姐弟情深,臣非常感动。
如此,甚好。”
少时,江都公主来了。
见到朱棣在此,非常意外。
先见陛下,再见皇叔,江都公主的礼数一直都是那么周全。
朱允熥这次倒是没有再强调她太过谨慎,而是直接问道:
“长姐,四皇叔给你说了一门亲事......
朕觉得,这是长姐一辈子的事,还得要长姐亲口应允才算和美。
不知道长姐可否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