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殿试成绩公布完的时候,赵卫平次日就上门拜访了韩家的那位在礼部任职的长辈,赵卫平喊对方一声大伯,韩重山年四十岁出头,如今任职礼部主事,官职不高正六品,不是吏部户部这些权利大的部门,主要管一些祭祀事宜和庙宇的修缮。
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但是能在京中这些年稳步往上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听韩教授说,这两年应该会往上再升升,礼部的员外郎应该是已经铺好了路。
像赵卫平,到时候分派下来的职位,也就是七品的普通官职,要想往上走,不是本身能力强,普通寒门出身要想往上走很难的。
韩重山之前就收到韩教授的信,会试的时候也一直私下里关注着,不过为了避嫌都没有见面,结果出来的时候,韩重山也是狠狠高兴了一会儿,虽然赵卫平不是他们韩家的人,但是韩家的女婿也算是半子了,加上赵卫平家世一般,将来官场上跟他们韩家就是绑在一起的,也算是在京中又多了一个帮手。
韩重山更看中赵卫平的一点就是,他实在是太年轻了,韩重山是三十多岁的时候考中的进士,赵卫平比他快了近十年,时间就是最宝贵的东西,只要人聪明会做事,就算是没有背景熬也能熬上去。
所以赵卫平那时候上门的时候,韩重山表现的十分热情,以后就是官场中的同僚了,大家姻亲关系自然是一根绳子上蚂蚱。
这次再次回来,赵卫平打算安置好的第二天就带着家里人再去拜访一次,韩悠然走之前,韩父也嘱咐韩悠然到时候要上门拜访长辈,一大家子的,以后在京城也算是小两口的依靠,自然需要好好走动。
韩悠然知道赵卫平的安排自然没有任何问题,走之前韩夫人就已经准备了礼物给韩悠然,韩重山家里人的情况也告知了韩悠然,礼物都是精心准备的,赵卫平和韩重山他们是男人的应酬,韩悠然要面对的就是后宅妇人之间的往来。
第一次上门拜访,韩重山家里的小辈们,每一个韩悠然都准备好了礼物,是礼节也算是他们的一份心意。
第一天赵卫平就带着家里人在京城逛了一天,最先熟悉的就是他们周围几条巷子,以及买菜以及一些常用物件的地方,这些是翠红和翠竹最关注的地方。
京城不但大,物价也贵,幸好他们现在人不多,赵卫平两口子,韵姐儿远哥儿两个孩子,翠红翠竹还有青竹三个下人,七个人的口粮,韩悠然算了算也要二两银子。
“果然,京城不是好待的地方,之后还是要想办法置业,有了自己的地,光是吃食这块每年就能省不少。”韩悠然现在也会精打细算了,毕竟赵家的情况就在这里,她不好把自己的嫁妆贴进去,就只能在现有的情况下提前盘算好。
韩悠然手里有不少银子,放着也是放着,等安稳下来,韩悠然就准备找找京郊的有没有合适的庄子,到时候买个小庄子,最起码粮食蔬菜这些他们不用天天在外面买了,而且也是一个进项,这些也都还是韩悠然自己手里的东西。
另外京城吃喝玩乐的地方也更多,花样也更多,有些地方韩悠然只看了一眼,就去瞅赵卫平。
“娘子放心,我你是知道的,这些地方我是肯定不会来的,我也不感兴趣。”赵卫平十分有眼色,立马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