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若是莫不争不能在寿数耗尽前从出窍期大圆满进入分神期的话,那也逃不了必死无疑的结局。
所以为了宗门发展还有掌门可依仗,莫不争不得不去闭死关,冲击分神期。
莫不争已经六百多岁,年龄高出澹台景珩足足一倍,修为却还不及他,也并不完全因为自己的天分不够。更多的缘故,怕还是平日里宗门事务繁杂,沾染身心,抽不开身将提升修为一事提上日程。
他为了宗门放弃了许多事情,他唯一的发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在垂危时也没有见到莫不争最后一面。
掌门夫人死在魔修手中。
在人间域和魔域的大战里,莫不争和澹台景珩分方向批次去对付不同魔域出口涌向人间域的魔修和魔族,掌门夫人巾帼英雄,力战成百上千名魔修,最终寡不敌众,自爆神魂,弥留之际,等不来奔赴在最前线的莫不争,含着泪咽了气。
莫不争为此痛苦悔恨不已,可若是重来一次,他还是会将天下苍生的性命放在前头,他已经对不住发妻,不能再对不住无辜百姓。
莫家和发妻的家眷中,没人责怪过他,甚至连莫不争的独子莫戚也是。他知道自己父亲的性格,天下大义永远在自身安危和家族兴亡前面,为了宗门,连一己之身都会舍去,父亲不是不愿意见母亲更不是对她薄幸只是事难取舍,不得不如此。
换成是他,也很难对这种事情做出一个干脆的决断。
修士难有后嗣,莫不争年岁渐长才有了莫戚这么一个儿子,若是落在世家大族之中必然是掌中至宝一样的对待。可是莫戚打小就没有因为父亲的身份沾过一点的好处,甚至因为自己的身份之故,师尊也好先生也好,对他就越发严苛,唯恐他行差踏错,丢了莫不争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清白名声。
少不更事时莫戚也怨过莫不争,可是随着年龄渐长,也逐渐明白了父亲的不易和辛勤。处事之风也就越来越靠近莫不争,甚至比之自己的父亲更加的稳重。
如今景仙门历经魔域和人间域的大战后已然安稳下来,莫不争也上了年纪,待人处事上总有些老小孩的意味,个别时候对着儿子也会耍赖偷懒,享受一点难得的父子天伦,像是要弥补早年没有陪伴莫戚的时光。而莫戚更多时候就成了莫不争的代言人,很多事情还可以越过副掌门来行使发言的权利。
对于这一点,副掌门葛鹤宇其实一直是有不满的。
他是副掌门,即便是要代掌门行使权利,从身份地位而言,也应该是他来,怎的总叫一个比他年纪小这样多的元婴期修士来做。即便是掌门亲子又如何?景仙门不是他莫家发家建立的,也不能当做是莫家的私有财产吧?
他因为这事儿也没少找过莫不争表达自己的想法,莫不争觉得葛鹤宇做事太过刻板,许多事情不是依照条例一模一样的对应执行就能解决的,需要适当变通。葛鹤宇对这种念头一直不屑一顾,若是条例无用,要指定条例做什么?掌门说这种论调,想来也是为了莫戚掌权铺路,掌门想举贤不避亲,自然是要先解决条例的问题,也自然是要针对他这个以门规处置事务的副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