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后,布拉塞再次在犯罪新闻之中被提起;这一次,他成为了汤姆·里德尔弑亲罪行的证人,承认自己多年前曾在里德尔家中当过厨师,瞥见了凶案现场,却只顾着逃跑而不敢出面。里德尔定罪后的第五天,布拉塞在工作岗位上暴毙身亡。凶手从未被证实,但警方怀疑过是莱斯特兰奇所为。
当时,官方新闻主要集中在莱斯特兰奇的罪行上,USENET的用户却注意到了“雨中穿着黑色连帽衫的人可能是汤姆·里德尔”这个细节,并开始猜测两位罪犯之间的联系。有人指出,两者必须联系十分密切——甚至是同时身处那个墓园,才能使那桩谋杀案就发生在受害者回到家的那刻。几年之后,一位昵称为“Daubenton131”的用户指出,那几年带有莱斯特兰奇印记的谋杀案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却在里德尔被捕前后忽然停止了。十分耐人寻味。
总之,谣言开始宣称里德尔和莱斯特兰奇的案件实则密切相关,后者大多为前者做着“肮脏的工作”。更多人还猜测他们有着一段浪漫关系——考虑到90年代的事实渐渐对年轻人变得无关紧要,这些流言顺理成章地在后来的讨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们可以看到,早在上个世纪,互联网交互平台就已成为重要的去中心化信息熔池。里德尔和莱斯特兰奇的案件是这样,其他社会话题也是这样。以上链接的帖子中,有人甚至猜测“公众参与犯罪调查”可能实实在在地协助了警方的工作。我很高兴看到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提醒着我们这个世代并不是第一批尝试以数字方式消化新闻的人。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对过去的分析中找出有迹可循的那些规律,以在新一代的网络平台上进化出更合理的互动模式。
(添加评论|收藏问题)」
哈利结束了阅读,将打印纸放在膝盖上。
“贝拉特丽斯·莱斯特兰奇?他们是同伙?”他尽量让自己听起来不那么激动,音调却依然提高了,“你是……你是怎么找到这篇东西的?”
“如果你在谷歌里输入汤姆·里德尔这个名字,跳出来的不是和刚才那则一样千篇一律的新闻,就是针对他和这个女人关系的讨论,”赫敏说,“事实上,就像这篇帖子里说的,当年有不少人猜想英格兰中心区的许多案件背后主使都是汤姆·里德尔,贝拉特丽斯·莱斯特兰奇只是其中之一,总是被提起只是因为她的案件十分有名,又是女性……”她叹了一口气,“人们喜欢想象这样的背后故事。”
教师椅上的罗恩轻哼了一声。
“他们用USENET讨论罪犯之间八卦?谁说网络道德败坏是当代年轻人的诟病了……”
“他们觉得自己在讨论社会新闻。”赫敏随口回他,视线锁定着眼神空洞的哈利。
墙上时钟里的秒针咔嗒转动着,窗外的天已然渐渐暗了下去。忽然,哈利从原先坐着的桌子上跳了下来,往前走了几步,再回头时气息明显不稳。
“是我的问题吗?还是这一切听起来很不对劲?”他盯着两个好友,“我爸爸当时在追捕这个——这个汤姆·里德尔,贝拉特里斯·莱斯特兰奇却又为他办事——”
“也许为他办事,”赫敏纠正道,“她——”
“——然后小天狼星顶替了那个疯女人的罪名,然后我父母出了车祸——就在父亲决定带着我和母亲离开的那天?”他没歇一口气地说完,心跳异常地快。
原本像是要出声的赫敏此刻也不说话了。她和罗恩双手交握在一起,等待他消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