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谭小絮也有些动容。
原来,这个双头麦穗,是这么来的。
是老人家年少时做过的梦。
谭小絮问道:
“钟老师,这就是您努力考上农业大学的原因,为了研究出梦里出现的两头麦穗?”
“对,”钟宝泉忽然有些羞赧的笑了笑,“我很少对谁说起过这个梦,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跟你说了。”
谭小絮理解的笑笑:
“您要不说,我怎么能知道您这么执着的原因。”
钟宝泉继续说:
“我自从做了那个梦以后,就觉得,那一定是老天给我的暗示,让我去实现这个愿望,所以我努力学习,门门功课考第一,终于考上了农业大学。
我自己经历过饥饿,不想我们的子孙后代,再有同样的经历。
只有解决了温饱,我们才能全心全意发展工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国力强盛。
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其他的,全是空中楼阁。
粮食安全,永远是国之根本。
更是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
也是我一生的使命。”
谭小絮对这位农业专家肃然起敬。
这哪里是陈康嘴里那个不懂怜香惜玉的磕碜老头子?
这明明是忧国忧民、心怀大爱的战士!
可是,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在书里却是那样的下场,婚姻破裂、研究项目也被男主搅黄。
谭小絮忍不住为钟宝泉感到悲哀。
悲哀的不仅是因为这位专家的遭遇,还因为,钟宝泉关于双头麦穗的愿望,注定要落空。
不能说双头麦穗的想法不现实,毕竟,每个伟大的科学发明,都始于伟大的脑洞。
但,至少在五十年内,谭小絮没有听说,有谁研究出双头麦穗的。
这个想法,太超前了。
比蔬菜大棚还要超前。
钟宝泉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了。
谭小絮说道:
“钟老师,其实,不一定非要研究出双头麦穗,您的目标是提高小麦产量,解决国人的温饱,我们可以通过迭代培育优质小麦种子、增强田间管理、科学的施肥灌溉、研究出更高效的化肥和种植方法,还有很多办法,都可以提高小麦产量。目标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有千万种。”
钟宝泉很欣慰的点头:
“小谭你很有见解,没想到,今天能误打误撞在这认识你,真是没白来一趟,听了你的话,确实给我很多启发。”
说着,钟宝泉又觉得刚才的话题似乎太沉重了,故意用一种轻松的语气、对自己的学生说:
“兵团农场真的藏龙卧虎啊,我们还真来对了。”
学生何昌盛笑着说:
“小谭同志,我觉得,农场完全可以推荐你上大学,你要是成了工农兵大学生,一定比所有人都厉害!”
学生吴蒙道:
“是啊,你现在已经比我们很多同学厉害了,要是到了大学,认真学习,一定会更厉害的。”
谭小絮眼珠子转了转,忽然来了主意:
“其实,我不用上大学,也能得到学习的机会。”
“……”
“钟老师,您不是要在这建试验田吗,您要是不嫌弃我们这边条件艰苦,不如,就在我们连队吧建试验田吧,这样一来,不光我,我们连队的人,都能跟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