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别挡着我摊位!”
大小媳妇们直到那对牵着手的金童玉女再也看不见踪影,才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
虽说很多人鄙睨人家小两口当街牵手,其实很多刚成亲的小媳妇是很羡慕人家这一对感情这般好的。
不像她们,嫁人之前没见过几面。
嫁人后不过是与夫君相敬如宾。
这些小媳妇一听说,牵手的两人,好像还没成亲,人都傻了,愣在当场。
“不是吧?也许人家成亲了,只是我们不知道呢?”
有人嗤笑,“县令千金成亲,那不得大摆筵席,敲锣打鼓,哪能我们县里所有人都不知道?”
“就算是县令大人要低调,也不可能没人听说过县令大人家摆酒吧?”
又有人说,“也许李姑娘是在老家成的亲呢?”
他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李大人又不是他们本地人,李姑娘回了老家一年多,也就前些日子,才回到他们县。
就不许人家这一年多,是回老家成亲了吗?
这位小哥的推论一说出来,得到了许多人认同。
方才替李素素找补的大娘连连点头,“是了,看人家小俩口感情多好,肯定是李姑娘先回的娘家探亲,她夫君舍不得她,赶在年前把工作忙完,追了过来!”
有位眼尖的小媳妇很纠结地开口,“可是,可是县令小姐,还梳的少女髻啊!”
这话一出,在场的八卦人士又默了默。
还是一位老者出来驱散他们,“都聊啥呢?县令大人家的事,也是我们能讨论的吗?”
“你们是不是看李大人好说话,连他家的事也敢编排?”
“想想那陆家,得罪了县令大人,现在成了什么光景?”
“别看县令大人一心为民,就真当他良善可欺!”
集市上的百姓们不敢再说什么,心里却在不服,他们也没说什么呀?
他们说的都是事实!
他们就是看见李姑娘和一个好看的公子手牵手啦!
突然,有人想起什么,那位公子,眼熟啊!
他眸光一亮。
他想起来了!
跟李姑娘牵手的那位公子,不就是去岁在李府住了几个月的林公子吗?
或许人家有婚约,已经成了亲,是真的呢?
去年李姑娘和林公子同时离开了他们县里,今年又先后回来!
卖红纸的小哥,捅了捅隔壁摊位卖桃符的大哥,他心里憋不住事,想到什么就想与人说一说。
“姜哥,你说李姑娘去年是不是跟林公子回家成亲去了啊?跟她牵手的,是咱们去年就见过几次的林公子!”
林策出门被人偶遇的次数没李素素多,坊间无人不识李素素,见过林策的人寥寥无几。
姜哥把桃符一一摆好,面无波澜地说,“你管人家那么多干啥?”
趁年底集市热闹,多卖几张桃符才是正事!
别人家的热闹,哪有赚银子重要!
绣衣坊的管事也是这般想的,顾客牵着手上门,珍娘权当寻常,客气地笑脸相迎,“客人想挑布料,还是想做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