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妃的兄弟,李广利难道就不行?
还就真不行。
李广利和卫青,还真的就没法比。
陆煊想到这时忍不住笑了笑,不过也没有立刻和刘据说这些事情,而是继续道:
“汉武帝任命李妃兄弟‘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掌管军中权力;从这一刻开始,卫家对于汉武帝时期军队影响力进一步下降,而更加可怕的是,李广利和卫青一样,同样是‘外戚’!”
“他的妹妹李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了第五个儿子刘髆。”
“卫青掌权时,你是太子,卫青自然不需要争夺什么,因为卫家的权势已经到顶了;但到了李广利掌权时期,要争的东西可就多了,你别忘了你父皇汉武帝,当年也不是太子;随着李广利权势越来越大,他自然而然产生了为自己的外甥‘刘髆’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这也就巫蛊之祸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陆煊在文档上的第一个栏中,打下‘李广利’三个字。
“这就是你所面对的第一股力量,李广利!”
刘据色变。
他知晓当今李广利军中的影响力有多大。
虽然说李广利军功远远不如卫青将军。
甚至数次无功而返。
如太初元年,李广利被任命为贰师将军,西征大宛,因无法破城而还。
天汉四年,李广利率部出朔方再击匈奴,无功而返。
而李广利建立功勋,也仅仅两次而已。
太初三年,父皇组织动员全国大量的人员物资补充给李广利所部西征军后,李广利率部再次西征大宛;为威慑西域各邦,李广利部攻破轮台后屠城,李广利回朝后被封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
天汉二年,李广利领兵出酒泉进攻匈奴,斩匈奴胡虏首级万余。
按理来说,李广利过往的功过平抵,远远不足以位列如今的官职爵位,但父皇对待李广利的态度格外宽从,也能看出来父皇是在刻意扶持李广利的势力,从而达到平衡卫家实力的目的。
现如今,卫家对于军中的掌控力很弱,他面对李广利这样手握军权的人物,他还是感到很大压力的。
而这,仅仅是他所面对的三股势力中的第一股,其他两股呢?
刘据因陷害江充而沾沾自喜的心情,荡然无存。
危机感,再度充斥心中。
他的劫难,果然不是那般好度过的。
是他轻视未来那场大祸的诸多根本原因,以及各方势力纵横了,他并没有得罪任何人,也没有与各方势力交怨。
但他身为太子,人前懦弱,就是罪!
父皇认为父子不似,子不类父,就是罪!
卫家权势衰落,李广利想为五弟夺嫡,就是罪!
见刘据面色变化,有些紧张,陆煊安抚道:“担心什么,有我呢。”
“不过你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虽然卫青这位大将军去世,卫家军中影响力下降,但你依然有皇后卫子夫、丞相公孙贺、卫广三股力量的支持。”
“卫子夫当了几十年的皇后,在后宫权势可谓是一手遮天。”
“丞相公孙贺,嗯,也就是你的大姨夫,娶了你父亲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在朝堂中依旧有不小的影响力。”
“还有你的舅舅卫广,虽不如卫青,但同样也是汉朝大将,卫家目前对于军中影响力下降,但卫广在平顶西南夷的战争当中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其在西南军队当中,依旧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所以说,你完全是能够和其他势力抗衡的。”
陆煊想了想,在文档上分别输入三个框。
【皇后卫子夫】
【丞相公孙贺】
【将领卫广】
这三股力量,是太子刘据所能依靠的力量。
刘据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若非有着她们在的话。
恐怕自己这个太子之位,早就被换掉了。
他记得宫内曾有流言,多年以前父皇就准备更立太子了,是母后极力劝阻,才保全了他的太子之位。
这其中,或许也有着丞相公孙贺的帮助。
若没有这些力量支持的话,他这个太子如脚踏在浮萍上,毫无根基,任人宰割。
将太子刘据目前能依靠的势力,为刘据理清楚之后,陆煊继续道:
“支持太子的卫家势力衰弱,反对太子的李家势力提升,此消彼长,所带来的差距是很恐怖的。”
“随着李家能量越来越强,朝堂内外,很多人有了其他的想法,其实最开始有想法的,就是朝中喜欢投机钻营的小人,我记得按照史料和网络科普号的讲述,你在历史上曾经说过:‘有朝一日,当除奸诛佞,赶尽杀绝’,有这句话么?”
陆煊看向刘据,刘据不由得回想。
随即确认道:
“我说过,就是之前母后和我说,常融、王弼等人向父皇揭发我的不举,无端告我的状时,我一怒之下忍不住这般说道,并且这句话很快就流传了出去,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在意。”
“那就对了。”陆煊发现刘据不明白一个道理。
有些话,是不能很直接的说出来的。
水至清则无鱼。
奸佞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并且也都不是愚蠢之辈,更都是小心眼的家伙。
比如正在和扶苏作对的赵高。
你都这么说了,人家能不把你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就是因为你这句话,朝堂内外的小人暗中抱团,抵制你这位太子,毕竟身处于朝堂之上,每个人都会危机感,等你继位了,他们这些自己清楚自己不干净的人,岂不是会没有什么好下场?”
“原本李家没有崛起,他们没有选择,只能谨小慎微,勉强自保,但随着李广利崛起,他们可以立刻投靠李广利,帮助李广利支持汉武帝的五皇子刘髆。”
“这是第二股力量。”
说到这,其实也可以明显的发现。
江充、苏文、常融、王弼等人敢于和刘据这位太子正面硬刚,不就是因为李广利的庇护么?
“那第三股力量是。。。”刘据听了陆煊的话后,想了很多很多。
前两股力量,经过陆煊的分析,他都能理解。
夺嫡力量和奸佞力量。
但三股力量呢?
该不会也和他有关系吧?
“第三股力量,是觊觎丞相之位的力量。”
陆煊在文档上,先后输入【夺嫡力量】、【小人力量】、【觊觎丞相之位力量】,这三个词,继续为刘据理清思路。
“丞相公孙贺,身为你太子刘据的大姨夫、卫家大姐卫君孺的丈夫,其很早以前就是汉武帝身旁的跟班了;随着汉武帝登基,其在培养卫青的同时,也在竭力培养公孙贺这个跟班,汉武帝刚刚登基不久,就提拔公孙贺为太仆,九卿之一。”
“并且还未主动牵线,让公孙贺娶了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其实汉武帝昔日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其刚刚继位不久,上面有着太皇太后、太后压着,根基不稳,也这是在稳固自身的力量;不过这也是在给未来埋下引线。”
“之后,汉武帝对匈奴开战,重用公孙贺,但公孙贺能力平平,反倒是卫青大放光彩;这是第二道引线。”
“在之后,汉武帝对公孙贺依旧重用,任命其为丞相,而公孙贺在丞相上这个位置十余年了,依旧表现的很普通,能力平庸,这是第三道引线。”
给刘据总结出公孙贺的三道引线后,陆煊道:
“这就导致,很多有能力的大臣,认为公孙贺这个丞相之位,完全是因为‘昔日是皇帝身前的跟班’,‘皇后大姐的夫君’,这两个原因担任的,而公孙贺其在军方,征讨匈奴能力普通;在政方,身为丞相能力平庸;众多有能力的大臣怎么可能不会对公孙贺不满?”
“这就是你所面对的第三股力量。”
“李广利准备帮助外甥刘髆争夺太子之位,小人奸佞视你为仇敌,大量觊觎丞相之位的有能力大臣,此刻出现了共同的敌人。”
“卫家!”
“他们自然而然会走到一起,共同对付你这个太子,以及丞相公孙贺;并且最后之所以发生巫蛊之祸,从而让你身死,其中也是因为三股力量联手,并且抓住了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的致命错误,一举将你这个太子的所有力量击溃!”
陆煊说完这些后。
刘据面色苍白。
忍不住直接坐在沙发上。
没有陆师为他理清这一切,他永远也不知道,原来他无形中有如此多的敌人,要面对如此庞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