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公然偏袒魏王最失败的父亲(1 / 2)

🎁美女直播

魏王李泰今天的心情很是不错。

因为他已经得知了消息,目前魏征等大臣编撰的史书,已经有了一份初稿,准备在今日朝会上献给父皇。

史书,并非是一次性就能编撰完成的,往往要进行初稿、复稿等等数道程序,用于检测是否有错误、遗漏等等,而初稿往往都是列出纲式,让君王检查是否符合其心中的要求。

也就是这个机会,最为合适,魏征等大臣献上四套史书的初稿后,他再献上魏王府所编撰的史书,定然能博得父皇欢心,认为他远远比太子更操心国事。

而当李泰推开房门后,看着地面上的数册书籍后,不由得疑惑。

看样子,这些应该是书吧。

而且数量还不少,是谁放在他房间门口的?

想了想,魏王蹲下随手拿起一卷,看着上面的《周书》两字,脸色微顿。

“《周书》?”

魏王李泰声音有些疑惑,他刚刚令人编撰了《周书》,但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而是在他的厢房内,准备今天带到朝会上。

而面前的这《周书》,又是从何处而来?

魏王李泰环顾左右,发现周围并没有人,想了想,将面前的《周书》拿起,缓缓翻阅。

良久后,心中有些骇然。

很全面!

远远比他令魏王府内的学士撰写的史书强得多。

他本身也掌握许多历史知识,对于文学、史学也有一定的造诣,这段时间撰写史书的事情他也参与到其中了,因此他能明显发现面前这册《周史》和他令人编撰的《周史》的巨大差距。

面前的这册史书,内容比较权威性,语句规范,并且对于周时期的各种事件记录的方式,以较为严谨的态度撰写,条条框框皆依据史书档案、文献资料撰写。

而他这段时间令魏王府的学士撰写的《周史》,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即没有大量史官帮助,没有诸多全面、具体、权威的史料借鉴,因此士子们在撰写时,也引用了部分民间私人撰写的历史记载,其内容往往包含了许多传闻、逸事以及士子们的个人观点和情感。

“感觉根本没法比,这册《周史》中,记录的大部分都是魏、北周并存的东魏、北齐、梁、陈等不同政权的历史走势,并且详细写出了北周官制建置、州郡变动、经济改革与兵制创设等关涉国家运作的重要典志。”

“其中所记载的,皆为国家重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事件,以及帝王将相、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

“但我令士子们编撰的史书,虽然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包括宫廷秘闻、名人轶事、民间传说、风俗人情等,但却远远不如这卷的权威。”

魏王李泰越看越惊讶。

其实他不知道。

后世对于他这种令幕僚、属官编撰的史书,有一个‘统称’,称之为‘野史’。

其实历史上大部分的野史,就是如此诞生的。

野史并非是虚假的历史,但也确实远远不如正史更加权威,更加可靠。

魏王李泰将《周书》放下,又依次捧起剩余的书卷,略微试读,心中越来越惊讶,如此全面的四套史书,是何人放置在这里的?

他认为,魏征等人虽然有能编撰出这等史书的能力,但他们绝对会先献给陛下,并且魏征等人与自己也并无任何私交,犯得着偷偷放到魏王府中?

莫非是他们认为自己夺嫡有望,提前拉拢?

心中思索间,魏王李泰并未傻傻的立刻带着这些史书前往朝会,而是让人速速唤魏王府的所有属官、幕僚来。

房遗爱,苏勖等人居住的地方距离魏王府并不远,并且还有部分幕僚是选择居住在魏王府内的,并且现在距离早朝还有一段时间。

因此,很快,部分幕僚属官就汇聚于此。

魏王李泰让众人依次阅读这些史书。

“殿下是从何处获得的这四套史书?其中内容皆依据以往朝代正史编撰,内容严谨,感觉比士子们编撰的更好啊。”

“这纸和印刷技术,也感觉比硬黄纸和雕版印刷术好很多。。。”

“若是这四套史书能上交给陛下,陛下必然欣喜。”

房遗爱等人道,他们皆看向魏王李泰,李泰此时却摇了摇头:

“我也不知此物是如何来的,今日清晨我刚刚醒来,就发现这套史书出现在房门前。”

房遗爱双眼微亮,“难道是天降神物?这是好兆头啊。”

“或许是阴谋呢?”苏勖年龄大一些,比较冷静,分析道。

“不会无缘无故有好事降临,我感觉这些书大有蹊跷,首先是比较全面的史料,只有陛下令魏征等大臣编撰的史书,在有诸多史官和大量史料的帮助下,能将这些史书撰写成如此标准,而我们魏王府和太子府夺嫡之势愈演愈烈,这些老臣不可能会愿意突然搅入这浑水中。”

“其次,这明显不是雕版印刷所能印刷出的字,而这远远比硬黄纸更平整、光滑、鲜亮的纸,也是臣从未见过的。”

“现在只有两个可能。”

苏勖看了魏王李泰一眼,沉吟良久,道:

“第一种,天降祥瑞!或许也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未来注定魏王殿下继承皇位,统御天下,此物就是祥兆!”

“第二种,阴谋!是有能者布的局,但其目的现在我也无法窥测清楚,但这个可能性确实有些低,除非对方独自一人或两三人等,拥有堪比大量史官,掌握诸多史料的能力,并且早已经创造出更加现今的印刷技术和制纸技术。”

“而且身手还不错。”

“但这种人,真的存在么?若是其拥有这种能力,为何不直接将能力暴露出来,换取赏赐,利于我大唐?”

苏勖思索良久,给出了他的分析。

他是昔日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精于朝堂算计,智慧很高,其实他已经分析的八九不离十了。

堪比大量史官,掌握诸多史料的能力。

陆煊并没有,但后世却流传下了部分史书。

更加现今的印刷技术和制纸技术。

陆煊也不会,但后世却有。

身手了得。

太子李承乾圈养多年的侍卫,鲜卑族的纥干承基,确实身手不错。

阴谋也确实是阴谋,但无论如何,苏勖智慧再高,也是无法分析清楚的。

别说苏勖了,比他智慧更强的长孙无忌、房玄龄,也未必能猜测出来。

魏王李泰听完苏勖的话,心中思绪涌动,那么,自己是否将这四套史书献给父皇?

要知道,这些史书的内容,可比他府内士子编撰的史书强多了。

父皇见到必然欣喜。

群臣见到必然赞叹。

而他也将能够彻底压制太子!

至于苏勖口中所谓的‘阴谋’,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苏勖的分析,宫内外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能人吧,并且此人这么做,又是有何秘密?

“对了,臣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就是这数册书籍的最后一页,都有类似‘轮子’的物品,不知是何材质制作,轻轻扭动,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每本书都有四排相同的轮子,轮子上共有八个方块。”

“八个方块,上面分别书写着‘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字,也就是八种卦象,乃太极之图创设的图形,此八字是由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两幅星图历法《河图洛书》创设。”

苏勖道,闻言魏王李泰尝试着扭动这些轮子,发现会出现不同的组合顺序。

如:乾、震、巽、坎

如:巽、坎、艮、坤

如:兑、乾、巽、坎

如:震、巽、坎、艮

八个字,这能组合出多少种顺序?

谁也不清楚。

“既然你所说的第二种情况,可能性很低。”

“那么,就杜绝第二种情况,本王认为,此物乃上天祥瑞,天命所归。”

魏王李泰没有抵御住上交此物带来的诱惑,他本身就是个胆子很大的人,敢于冒险,不然也不会产生夺嫡之心。

胆子弱小的话,谁会夺嫡?

老老实实当王,享受富贵终生不舒服么?

只要对他有利的事情,哪怕冒风险,也要去做。

献出此物,好多太多了,不提父皇和群臣的赞叹,单单是打压太子,比太子强,这一点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