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咱大明也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了(2 / 2)

🎁美女直播

但,这种既能拥有不俗的骑术,又能在驾驭战马的过程中射中对方,搭弓射箭,对于士兵的要求太高了,可谓的百中无一,单纯利用骑射兵种的话,在游牧民族面前没有任何优势。

现在是明朝初期,北方边境依旧面临着蒙古等势力的威胁,南方沿海也时有倭寇侵扰。

拥有这些先进火器后,边境的防御能力将大大增强。

在面对蒙古骑兵的冲锋时,鸟铳可以远距离射击,三眼铳和四眼铳可以在近距离形成密集火力,阻止骑兵的冲击,使边境防线更加坚固,在南方沿海,对付倭寇的小规模侵扰时,鸟铳的精准射击和三眼铳、四眼铳的瞬间爆发力能够迅速击退敌人,保护沿海地区的安全。

而换做弓弩,却远远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蓝玉和朱标的交流,心中思索片刻后,随即道:

“这些火器,制作起来是否困难?”他看向朱标询问道。

很明显,若是制作起来不困难的话,朱元璋已经准备批量打造了。

“在充足的人手情况下,完全可以批量制造,并不是很困难。”

闻言,朱元璋颔首,接着做出决定。

他声音微淡,如同下命令般,看向蓝玉。

“若我令你攻打云南,在配有火器的情况下,你需要多少人?”

蓝玉闻言,几乎立刻就给出了具体数字。

“二十万,二十万足够!”

“二十万士兵中,仅需要有万人左右,配有新型鸟铳等火器,末将就完全有信心,平定云南!”

蓝玉说到这里时,朱标闻言,目光心中暗自思索。

他从后世陆师那里,获得了很多信息。

由于蓝玉这个人,牵扯到未来的‘蓝玉案’,所以他特意查了一下近两年蓝玉的资料。

的确就是这一年,洪武十四年。

九月,蓝玉任征南副将军,同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率师三十万征云南,擒元平章达里麻于曲靖,梁王走死,取大理、鹤庆、丽江等地。

云南平定,蓝玉功最为多。

原本历史上,需要三十万大军平定云南。

有了这些火器的帮助,二十万就足够了么?

看似仅仅减少了十万人,但却能减少很多士兵的伤亡,同时也能为大明国库减少许多开支。

“二十万。。。”朱元璋听闻蓝玉的话,沉吟片刻,继续道:“就二十万。”

可,朱元璋刚刚定完二十万大军攻伐云南,这时蓝玉再次提出了一件事情。

“可惜,若是有威力足够强大,并且移动方便的大炮的话,远远不需要二十万士兵。”

蓝玉的想法和朱元璋差不多,自然是能节省更多的兵力最好,毕竟目前国库的情况并不是很少,在节省大量兵力的情况下,成功平定云南,无疑是最完美的。

因为云南区域,显然远远比北方区域好攻打多了,北方草原一望无际,想要寻找到蒙古骑兵的动向都很难,更何况携带各种颇为沉重的大炮了,但若是将大炮运送到云南地区,则完全能发挥出很大的用场。

但目前明朝的两种大炮,有些难以动用。

现如今明朝有两种大炮,第一种是碗口铳,第二种是大铁炮。

首先是碗口铳,这是一种相对小型的火炮,因炮口形状类似碗口而得名,碗口铳的炮身通常由铸铁或铜铸而成,相对轻便,便于在战场上移动和使用;其威力虽然比不上大型火炮,但在近距离作战中能对敌人造成一定的伤害;例如在水战中,碗口铳可以安装在战船的船头或船舷上,对靠近的敌船进行射击,起到防御和攻击的作用。

碗口铳,确实很方便运送和移动,但威力远远比不上大型火袍,无法攻克城门。

而第二种的‘大铁炮’,是前几年刚刚制造出的一种大型铁炮,炮身用铁铸造,体型较大,重量较重,需要用专门的炮架或车辆来运输和安置。

其炮弹的威力较大,射程相对较远,在攻城战和守城战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由于其重量和体积的限制,在战场上的机动性相对较差。

一个容易携带,却无法攻克城门。

一个能攻克城门,却难以运送。

这无疑是个难题,虽然说碗口铳可以运送到云南区域,但实际上对于攻城战来说发挥出不了太大的作用,而能够打攻城战的大铁炮,却又无法携带。

蓝玉想的就是这个问题,其实他很关注火器的发展,若是能将这两种火袍的优点结合,缺点同时抹掉,那简直就完美了。

“看来也该发展火器部门了。”

看着蓝玉愁眉苦展的样子,朱元璋此时想到了很多很多,从朱标研造出的新型火器,在到强大的火器能够节省国库开支,这让朱元璋觉得,或许他的治国中心不该全部放在惩治官员上。

小的时候被官员压榨的太苦了,因此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

而这种想法,之前他觉得很正确,现在看来,或许将心思分摊到发展火器或者其他方面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若是国库能节省下来一些钱财,对于国家的治理来说,则更方便很多。

“既容易运输,又威能强大的火袍。。。”

朱标原本就打算进行新型火袍的研究和打造,蓝玉的这句话,让他改变了一些想法。

因为明朝中后期,也就是万历年间,火袍的技术飞速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这两个问题依旧没有获得彻底的改善。

明朝万历时期,有威力较大的红夷大炮,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较高,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十公斤不等,能对敌人造成较大的伤害。

红夷大炮他现在能令工匠打造出来,但其依然有着明显的缺点,也就是蓝玉担心的缺点,其缺点是过于笨重,没有合适的陆用炮车,需要大量牲口拖运,导致机动性极差,长于攻城,拙于野战,这极大地限制了它在战场上的快速转移和灵活运用。

除了红夷大炮外,就是佛朗机铳,这个是洪武之后,明朝前期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火器,相比传统的火铳有了较大的改进,明朝中后期的戚继光蓟北备边、宋应昌和李如松等人进行的援朝抗倭战争中曾大量使用;但其威力相较于红夷大炮要小,且由于其闭气性较差,对于重目标和远程目标缺乏足够的威胁能力。

但佛郎机铳和红夷大炮一样,太过沉重了,这种火器自重千斤以上,机动性能差,即使明朝周后期,也没有找到一种相适应的战术来充分发挥其机动性。

在整个明朝期间,大炮的威力和运输便利性难以兼得,这是当时火炮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

“使用清朝的大炮吧。。。”

朱标从后世陆煊那里,不仅仅得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各种火器制造方法和图纸,还有许多清朝时期有关于火器制造的方法。

陆师说,清朝和明朝相比,火器并没有特别卓越的发展。

这件事情,确实是事实。

不过朱标清楚,这是陆师根据火袍的射程、威力来看的,确实没有什么发展,但陆师应该没有考虑到,清朝时期的火器大炮技术,克服了一个明朝时期很难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让大炮在拥有强大威能的同时,也能顺利运输。

估计是,陆师作为后世人,认为这个能力没有什么作用吧。

“根据陆师所说,这些大炮若是明朝提前制造出来,至少领先整个世界数百年。。。”

心中思索至此,朱标看向父皇朱元璋和蓝玉道:“我倒是想到了一个,能制造出威能强大、且又能容易运输的火袍。”

“我估计,这种火袍绝对能够攻克城门,并且不需要庞大的人力运输。”

他所说的火袍,就是清朝时期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也不知道清朝人是怎么想的,起了这么个名字,这是要给大炮也封个官职么?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按照陆师后世的计量单位算的话,重1137千克,炮长2。48米,口径110毫米,足以发射3千克的炮弹,拥有恐怖的攻击能力,论威能不弱于明朝中后期的红夷大炮。

而最主要的,就是这大炮的运输方面,相对来说,这种炮在当时的重型火炮中属于较为轻便的,并且清军为其配备了炮车等运输工具,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可运输性,能够跟随军队进行征战。

他准备制作这种大炮,自然也会将各种运输工具也制作齐全。

而除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外,清朝还有一个很适合用作于平定云南战役的大炮,不过这个大炮名字就好听多了,名叫九节十成炮。

这是清王朝乾隆十三年平定金川时所制的大铜炮,属于构造较为特殊的火炮,其威力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对于攻城和野战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座大炮虽然也同样无比沉重,但却采用特殊的运输方法,其炮身总共分为九节,各节长短粗细相同,行军时刻拆卸分运,使用时将各节相继旋接成炮身,这种设计使得它在运输时更加灵活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分和组装,便于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运输。

除此外还有克虏伯大炮,不过这个大炮,目前以明朝对于火器的研究,暂时无法打造出来,因为这种大炮,哪怕在后世,都曾经号称过‘世界火袍之王’。

朱标认为,先将前两种大炮打造出来,对于目前的明朝军队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武装到牙齿!!

“既威能强大,又便于运输的大炮,标儿,你能研造出来?”

朱元璋脸色微顿,看向了太子朱标,有些不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