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不用想也是太子刘据所主导的。
因为按照刘据和陆煊的谋划,这件事情就必须让所有人以及汉武帝清楚,是太子刘据搜集的关于赵国赵王刘彭祖的各种触犯律法证据,然后在朝会上揭发举报。
由此,等未来汉武帝决定发兵赵国,才会咨询刘据的想法,也只有这样刘据才能推荐卫青的三个儿子领军出征,从而和卫伉等人交好关系。
最后,凭借着卫伉等人的关系,刘据才有极大概率能获得监北军使者任安,这位卫青昔日麾下的将领的支持。
可以说,这件事情的谋划,一环扣着一环,想要达到最终的目的,每一环都很重要。
汉武帝抬眸,静静的看着下方各个臣子的回报,随即看向左侧的丞相公孙贺,询问道:
“刘彭祖,是哪一年成为赵王的?”
无论是哪一个朝代,丞相不说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各种事情皇帝一问,必须都能回复两句,丞相就相当是一个全能的工具人,必须了解各种信息,古往今来,朝堂政事,地方事情等等。
刘氏宗亲很多很多,至于藩王,也不少,身为皇帝,有的时候因为朝堂上的官员太多了,有时候都记不清楚这些每日都要见到的官员名字,更何况是那些远在各个封地的藩王了,至于这些藩王的继位时间,汉武帝更加不清楚。
见汉武帝询问自己,公孙贺思索片刻,立刻道:
“禀陛下,赵王刘彭祖,在景帝前元二年被立为广川王;后来发生了赵王刘遂谋反事件,之后刘彭祖改封为赵王。”
丞相公孙贺,确实能力平庸,但其能在这个位置上多年,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起码记性很好,知道哪些事情需要牢牢记住,很快的就回答出。
闻言,汉武帝心中思绪涌动。
其实,这些年来,他也有意无意听到了许多关于赵王刘彭祖的各种信息汇报。
有官员称,刘彭祖为人狡诈谄媚,谦卑到了极点,然而内心却苛刻阴狠,其喜好法律,常用诡辩之词中伤他人。
这些事情,他倒不是很看重,毕竟藩王只要不触犯法律,人品如何,与他无关。
但让他印象深刻,记得很清楚的是,赵王刘彭祖有很多宠爱的姬妾和子孙,而每当朝廷委派的二千石级别的官员想要奉行汉朝法律来治理赵国时,就会对赵王王家不利。
但凡有二千石的官员到任,刘彭祖就穿着粗布单衣,亲自前往迎接并安排在馆舍中,设置很多疑难之事来欺诈触动他们,一旦二千石官员失言触犯忌讳,他就记录下来。
他清楚,这些年来,赵国的相国二千石级别的官员没有能任满两年的,总是因罪被罢免,严重的被处死,轻的也受到刑罚。
对于赵王,他并不是很喜欢,同时他其实一直想寻找出赵王的错误,然后将赵国分解掉,让其瓦解,成为各个郡县,董仲舒的推恩令确实有着瓦解藩王封地的能力,但却需要时间的变迁。
等到赵国被逐渐分家成各个县时,还不知道要过去多久。
若是能利用今日这个机会,瓦解掉赵国的话。。。
藩国存在,始终是个隐患,并且对于朝堂来说也很不利,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藩国内的税收,无法被朝廷全部收入国库中,各地藩王总会或多或少的留私一些。
他继位多年,征讨匈奴,国库已经渐渐亏空,并且这段时间他还想建造几座宫殿,都需要钱啊。
赵国,是个很好的选择,利用这个机会将其除掉、瓦解,能缓和目前朝廷中的很多压力,并且他修建宫殿,也将不是什么问题。
思索良久,汉武帝忽然冷声道:
“藩王贪污,当以何法处之?”
汉武帝的声音骤然发冷,这让整个朝堂上的气氛压抑了许多,众多大臣不由自主的身形一颤,陛下因为这件事情震怒!
但很多人都是老油条了,大部分都聪明的和老狐狸一样,也有的能够猜测出来,陛下是想利用这个机会,瓦解分裂赵国!
掌管律法、犯人、案件的廷尉府廷尉,立刻出列,恭声道:
“禀陛下,我汉朝对于藩王贪污之事,并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处罚,高祖时期、由于藩国刚刚成立,朝堂对于地方和藩王的控制能力并不强,所以但凡出现藩王贪污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的贪污行为,朝廷基本上可能会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如皇帝派遣使者对藩王进行道德感化和劝诫,希望他们能够自我反省、改过自新;而高祖时期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以当时的情况看来,完全是出于维护皇室内部的团结和稳定目的,避免过于激烈的冲突。”
廷尉说完,忍不住抬头看向汉武帝,发现汉武帝只是正在冷眸直视着他,始终未曾开口,那眼神很是冰冷,廷尉立刻冷汗直冒,他知道这个惩罚结果,陛下并不是很满意。
于是廷尉语气微顿,立刻道:“但是,如果藩王的贪污行为引起了朝堂的重视,但又不至于达到严重威胁国库税收的程度,朝堂可采取削减藩王封地或权力的方式进行惩罚;如文帝时期,对一些存在问题的诸侯国采取了分割土地、削弱势力的做法。这种方式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惩罚藩王的不当行为,又可以避免直接冲突,同时也有利于彰显朝廷对于地方藩王犯法的惩戒。”
“同时,若是藩王贪污证据确凿,有明显的贪污行为,朝堂可以会下令没收藩王的部分或全部贪污财财,如此可以对藩王贪污行为的一种制裁,也是对其他藩王的一种警示;景帝时期,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诸侯王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包括没收他们的财产等。”
廷尉说到这里,又不由得悄悄抬头观望陛下的神色,发现陛下似乎依旧不满意的样子,他心中立刻明白了,陛下想要什么结果了。
如何惩罚藩王,没有明确的律法规定,那自己就要提出一个,完全符合陛下心中的想法,而陛下此刻心中什么想法?
朝廷控制各个郡县,却无法控制藩国,历代先帝都想削弱各个藩国的力量,陛下此时的想法,肯定是利用这个机会,分解掉赵国!
心中思索再三,廷尉再次道:
“依臣看,赵王刘彭祖所贪污的钱财,已经超过了朝堂的国库征收,此等犯法,罪不容赦!藩王的贪污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朝廷的税务征收,并且赵王刘彭祖贪污多年,很明显其拒不悔改,朝廷完全可以采取最为严厉的措施,即废除藩王的封国!”
废除封国!
所有的大臣心中都为之一惊,这个惩罚确实太严苛了,要知道,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叛乱被平定后,参与叛乱的诸侯王的封国被废除,也只有发生叛乱忤逆这种事情,藩王才会被废除封国啊。
而现在,赵王刘彭祖贪污,就要被废掉封国了么?
确实过于严厉了。
但他们也清楚,目前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文帝、景帝时期,朝廷对于各个藩国的掌控力,是远远不如现在的,经历七国之乱后,各地藩王实力都有所下降,而现在的陛下自上位后,又开始全力发展军队,即使各地藩王同时叛乱,目前朝廷也完全可以轻松镇压。
那么,对待藩王的惩罚方式也将与之前完全不一样。
之前,攻打你,容易伤筋动骨,朝堂不安,所以从轻处罚。
现在,随便打你,灭你封国不费任何力气,你还指望着我从轻处罚?狠狠的罚,正好把你赵国分解成各个郡县!
“那就依廷尉的建议,废除赵王封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