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差两个人,分别是韩信、陈平。”
扶苏心中思索,他想了想,暂时放弃寻找这两个人。
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了,修建三关和驰道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他需要一直在咸阳城,以好应对这件事情,将两座大型工程承接到自己的手上。
心中思绪涌动间,忽然有侍卫前来报告。
“公子,公子,陛下急召!”
侍卫脚步匆匆,声音中带着急迫,扶苏闻言脸色微变,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父皇如此之急?
是好事,还是坏事?
侍卫肯定是不知道具体事情的,扶苏也没有特意去问,起身收拾了一下,立刻向着宫内而去。
到了宫内,秦始皇正襟危坐于案侧,手捧着面前的竹简,他似乎已经保持了这个姿势很久很久了,也不知道竹简上,到底传来了什么内容,能吸引始皇帝这么长时间。
“父皇。”
扶苏来了,向着始皇帝行礼,然后恭声道。
“岭南瘟疾,已被治愈。”
“你所献药物,可能大批量制造?”
始皇帝平常的目光,是非常淡冷的,由于他幼年的经历在加上其身居高位数年,眼神淡漠,若是直视他,会感到心颤。
不过,这一次,扶苏却能从自己的父皇眼神中,感受到一股。。。满意。
是的,就是满意,父皇对于自己所献的药物,很是满意。
闻言,扶苏立刻道:
“启禀父皇,目前儿臣所研制的药物,可以大批量制造,但有些药材,由于儿臣能力有限,无法全部收集到。”
“若是父皇能够。。。”
始皇帝直接打断了扶苏的话。
“朕,明白你的意思。”
“准你使用五万咸阳屯兵,到各地采集草药。”
扶苏心头微震。
咸阳屯兵!
所谓的咸阳屯兵,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京师屯兵,由中尉统领,驻屯京城及近畿。
主要职责是保卫京城安全,也会奉调对外征战。
京城设兵屯守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统一全国后,在京城所在地区设内史为最高军政长官,置中尉主掌军事,统兵屯戍京城及近畿,总兵力多至数万。
父皇,几乎将整个京师兵权全部交给了自己,让他负责任用这些士兵,采集各种草药。
没想到,这兵权来的如此容易?
陆师也恐怕想不到,会有这种意外之喜吧。
不过扶苏也清楚,这种事情,换做后世历朝历代的各个皇帝,都做不出来,因为任何皇帝,都会担心太子权利太重,威胁帝位。
但这在他秦朝不同,父皇的权势至高无上,即使将领拥有足够的军权,也无法在父皇的统治下掀起任何波澜。
他可不会想着,拥有这五万京师士兵,就拥有造反的能力了,估计到时候父皇只是派遣一名将领,一两句话的事情,这些士兵就会临阵倒戈。
心中是这么想的,扶苏也觉得这对于他是件好事,有着很大的好处,首先拥有如此多的人力,那么各个地区的草药必然能够采集齐全,到时候岭南那五十万大军,将不用再担心岭南区域的瘟疫疾病。
这些士兵,将会感激自己,人心所向。
其次,他也相当于掌握了一定的兵权,以他的品性,很容易就能拉拢到掌这五万京师屯兵中的高级将领,未来是有一些作用的。
毕竟,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父皇百年之后,其他人趁着这个机会叛乱的可能啊,手握兵权就是道理,若是他的好兄弟刘据拥有五万士兵军权的话,恐怕他就能造反成功了吧。
“儿臣领命。”
扶苏立刻道。
接着始皇帝挥手,让扶苏退下。
扶苏献出的各种药物,确实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能够让岭南士兵减少一定的伤亡,他并不关心普通士兵的伤亡。
不过,若是死的人多了。
接下来攻打其他区域,人自然就少了很多。
同时,也能节省下来很多物资,目前大秦的国库,越来越不够用了。
“原本用来治疗岭南瘟疾所需要的各种钱物,可以用来修筑三关和驰道了。。。”
始皇帝心中思索,三关和驰道,他心中所修建多年了,原本之所以没那么急,还是一个原因。
缺钱。
缺粮食。
总不能,让劳役们修建三关、驰道,饿着肚子修建吧,仅仅是这些缓解口腹的粮食,目前国库以及各个地方都拿不出。
大量的粮食,都送到北郡和岭南了。
“明日朝会,就宣布这件事情吧。。。”
始皇帝心中道。
对他而言,心中所想之事,就是命令。
无需与群臣商议。
三关也好,驰道也罢,他心中做出了决定,只需要宣布,然后让官员们行动即可,也没人会谏言,有人谏言,也无需理会。
。。。。。。。。
第二日,朝会。
文武百官早早的到来,扶苏这边忙着调集诸多士兵,前往各地收集草药,也没有忘了参加朝会。
朝会刚刚开始,始皇帝俯视下方,就宣布了他昨日所决定的两件事情。
“朕决定,修建三关、驰道。”
“诸卿认为如何?”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目前刚刚开始征讨岭南和匈奴的战役,大秦国力锐减,现在陛下又要修建两座大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