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煊正在忙着观看最近火热的游戏比赛。
嗯,是回放。
最近他这里闲了很多,已经很久没有太子前来了,估计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吧,也就导致他的作息渐渐的正常了许多,现在连每天晚上八点的游戏比赛都没时间看了。
砰砰砰。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让陆煊脸色微顿,四位太子这么久没来了,这次来的是哪位?
他其实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明朝时期的朱标太子了,因为他已经选择不让朱标进行造反举动了,而是想办法将大明国策更改,然后制造各种先进的武器,最后让所有人看到太子与众不同的能力,从而让皇帝朱元璋主动禅位给他。
他很关心,太子朱标近来的情况,毕竟他已经将大量先进的火炮制造技术交给太子朱标了,他希望洪武时期的大炮技术和火器技术发展起来,这样起码未来不会发生清朝末期,那种屈辱事情。
陆煊将正在观看的比赛暂停,起身来到院门,将门缓缓打开,随即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
“倒是挺久没来了。”
朱标闻言顿时行礼,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明朝这边我负责各种火器的督导和制造工作,确实没有时间前来,生怕耽误了火器的发展。”
随即,两人进入屋内。
朱标开始叙说这段时间明朝发生的各种事情,从朱标的话语中,陆煊也了解到了,目前明朝各种火器已经制造的基本完毕了,四款新型大炮也制造完成,并且派上了用场,在攻打云南的战役中,体现出了不凡的作用。
“陆师,接下来,下一步我该如何?”
朱标看向陆煊行礼,然后请教道,目前他确实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做了,火器已经发展的差不多了,甚至各个地方上,也在逐渐修建火器部门。
或许,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思索良久,都不清楚接下来的筹划。
闻言,陆煊简单思索后,随即道:
“虽然目前明朝已经拥有了大量先进火器,并且也进行了一次征战,但这次平定云南,只是确保了收服失地,以及威震周围的各个小国,暂时保证了边疆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大明疆域内部,仍然需要震慑。”
陆煊再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明朝时期很多官员都害怕皇帝朱元璋,但这并不代表着百姓们怕朱元璋,不代表着那些敢于反叛的人害怕朱元璋。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官员们已经拥有不俗的财富和地位了,并且家大业大,身处于朝堂上,自然要事事都需要小心,可有些百姓呢,了无一身,若是饿到了,自然也就敢于反叛了,反正挨饿也是死,造反也是死。
洪武年间,朱元璋确实严格惩治贪官污吏,但这并不代表着各个地方上就没有贪污腐败的官员了,他看过一个名叫《洪武大帝》的电视剧,朱元璋的老家凤阳,都有官员贪污,让百姓们活不起了,吃不起饭。
皇帝的老家都能出现这种事情,可见其他地方上,官吏吏治又已经败坏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此次大炮和各种火器的作用,需要在内部也体现出来,比如各种反叛力量,需要用火器和大炮打压。
当然了,这种做法某种意义上是错的,因为这些百姓没有任何错误,他们只不过是因为上层官员的腐败,而无法生存下去,因此叛乱。
可现在陆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火器的顺利发展,明朝统治的稳固,太子朱标以后能够顺利继位。
当然,这些官员的腐败贪污问题,陆煊也一样会解决的很彻底。
清朝,虽然网络上很多人都不喜欢这个王朝,也有很多人骂清朝,但清朝有一件事情做的很好。
清朝人原本是女真族后裔,他们入主中原后,并没有焚毁各种中原典籍,因此明朝时期很多书籍都流传了下来,并且记载的很清晰,他这里完全可以搜集到,明朝时期各个官员贪污腐败的情况,然后交给朱标,让朱标依次处置。
陆煊不再想这些,随即他看向朱标道:
“下一步的计划,就是让火器和大炮在明朝境内利用起来,这样做可以说有很多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体现你身为太子的威望了,毕竟这些火器是你研制出来的。”
陆煊说到这,朱标不由的疑惑,将火器和大炮用在内部?可是目前明朝内部并没有任何割据势力啊,难道是有藩王造反?
“陆师的意思是,明朝很快就会发生如昔日的汉朝那般,藩王叛乱的事情?”
“不,是海盗叛乱。”
陆煊道,随即他调出来了一则资料。
【洪武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广州有“海盗”曹真自称万户、苏文卿自称元帅,他们联合单志道、李子文、李平天等人,在湛菜、大步、小亨、鹿步、石滩、铁场、清远、大罗山等地方发动起义。】
【此次其一,聚集数万人,战船一千八百多艘,依靠险要地势建立营寨,攻打掠夺东莞、南海以及肇庆、翁源等县,声势非常浩大。】
【明朝朝廷十分震惊,立即派遣南雄侯赵庸,率领步兵、骑兵和水师一万五千多人,分路进击;到了鹿步,与起义军相遇,因为山势险峻、道路艰险,官军很多人战死;后来官军会同广东参政闫钝、千户张惠再次与起义军交战。】
【起义军丢弃物资装备、器械,乘船从水路逃跑;官军追击,擒获一千多人,缴获六百多艘船。官军又分路进剿,起义军最终失败;第二年,又有自称“铲平王”的起义军首领率领百姓几万人,也被赵庸镇压。】
将这些资料调出来后,陆煊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可以说,此次起义之事,声势浩大,战船达一千八百余艘,人数达数万人,攻掠多个县,使得明朝廷十分震惊;这反映出明朝在地方治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让起义者有机会聚集如此大规模的力量,迫使朝廷不得不迅速作出反应,派遣南雄侯赵庸等率军镇压。”
“起义的发生让明朝政府意识到地方稳定的重要性,目前朝廷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必须,以确保地方治理的有效性,防止类似起义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