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广州海盗曹真叛乱风波再起(2 / 2)

🎁美女直播

在农业方面,他们积极组织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在考核之法实施后,各地兴修的水利工程数量大幅增加,粮食产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在商业贸易方面,官吏们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商人投资兴业,促进了商品流通。

例如,一些地方官员降低了商业税赋,修建了道路和桥梁,改善了交通条件,为商业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注重廉政建设,创造良好经济环境:考核之法的实施使得官吏们更加注重廉政建设,减少了贪污腐败现象。官吏们深知,一旦被发现贪污受贿,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因此,他们不敢轻易违法违纪,廉洁奉公成为官场的主流风气。这种良好的廉政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百姓们不再受到贪官污吏的剥削和压迫,能够安心生产和经营。

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更加稳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等方面。

新设立的考核之法涵盖了全面的考核对象与范围,从中央到地方、从文官到武官、从高级官员到基层官吏,无一遗漏。

朱元璋对朱标设立的考核之法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和赞赏。

在朱元璋看来,明朝初建,国家百废待兴,吏治的清明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朱标提出的考核之法,正合朱元璋整顿吏治的心意。

朱元璋深知,自己出身贫寒,历经千辛万苦才建立起大明王朝,绝不能让贪官污吏毁了这来之不易的江山。

因此,当朱标提出考核之法时,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给予了支持。

朱元璋亲自参与考核之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决策,确保考核制度的顺利推行。

朱元璋不仅在考核之法的制定阶段与朱标共同商议,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还在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考核结果,对称职的官吏给予奖励,对不称职的官吏进行惩处。

例如,在一次考核中,朱元璋发现一位地方官员在治理地方时,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严重违反了考核之法的规定。

朱元璋立即下令将这位官员撤职查办,并将其罪行公之于众,以儆效尤。

同时,朱元璋还对一些在考核中表现出色的官吏进行了提拔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朝中大臣们认识到考核之法的重要性,积极响应朱标的号召,认真履行考核职责。

他们深知,考核之法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到自己的仕途和命运。

因此,大臣们纷纷表示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考核过程中,大臣们认真察验所属官吏的行能和勤怠,公正无私地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地方官员也对考核之法表示拥护,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工作,以争取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地方官员们深知,考核之法的实施将对他们的仕途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在考核中被评定为称职,他们将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的职位,为国家和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被评定为不称职,他们将面临降职、罢黜等处罚。

因此,地方官员们在工作中更加勤勉尽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他们积极推行各项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然而,也有一些官员对考核之法表示担忧和质疑。

他们认为考核标准过于严格,可能会导致官吏们过于谨小慎微,不敢有所作为。

这些官员担心,在严格的考核制度下,官吏们为了避免犯错,可能会采取保守的工作方式,不敢创新和改革。

他们认为,这样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这些担忧和质疑,朱标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和说明。

他强调考核之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官吏积极作为,而不是束缚他们的手脚。

朱标指出,考核之法的制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旨在选拔出廉洁奉公、有才能、有担当的官吏,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考核标准虽然严格,但也充分考虑了官吏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困难,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容错空间。

同时,朱标也表示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考核标准,以确保考核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例如,朱标在听取了工部侍郎的意见后,组织了一批专家和官员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考核标准进行了研究和调整,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官吏们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此间事情,也算是结束了。”

朱标感到有些劳累,按察使司的废立、考核之法的设定、编赋役黄册这三件事情,确实让他感到劳累。

这一年是洪武十四年,所发生的事情可远远不止这些啊。

朱标准备休息一段时间,不过这三件事情刚刚结束,地方就有消息传来。

广州地区风云突变。

“海盗”曹真自称万户,苏文卿自称元帅,联合单志道、李子文、李平天等人,在湛菜、大步、小亨、鹿步、石滩、铁场、清远、大罗山等处揭竿而起。

一时间,起义军如星火燎原,迅速聚集数万人,战船一千八百余艘。

他们据险立寨,攻掠东莞、南海及肇庆、翁源诸县,声势浩大,令明朝廷震惊不已。

广州城内外,人心惶惶。

百姓们对起义军的到来感到恐惧,纷纷紧闭家门,祈求朝廷能够尽快平息这场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