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李靖开始着手清点士兵。经过一番统计,确定现有八万士兵由自己统领,准备作为主力部队对薛延陀展开正面强攻。而李承乾则率领两万士兵,负责从侧面包抄,配合李靖的行动。
李靖站在军阵之前,神色肃穆,目光坚定地扫视着自己麾下的八万将士。
他大声说道:
“将士们,我们即将迎来一场关键之战。薛延陀虽经前番打击,但仍不可小觑。我们肩负着大唐的荣耀与使命,必须奋勇向前,一举击败敌人。”
八万士兵齐声高呼,声震云霄,士气高昂。
李靖开始详细部署作战计划。
他将部队分成多个梯队,前锋部队由勇猛善战的将领带领,负责冲击薛延陀的防线,打开突破口。中军则作为主力,在前锋部队打开局面后迅速跟进,扩大战果。
后卫部队则负责保护粮草辎重和防止敌人的偷袭。
与此同时,李承乾也在积极准备着侧面包抄的行动。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这场战斗不仅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更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重要机会。
李承乾对着两万士兵说道:
“兄弟们,我们虽兵力较少,但我们的任务同样艰巨。我们要从侧面突袭薛延陀,打乱他们的部署,为李将军的主力部队创造有利条件。”
士兵们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决心。
作战命令下达之后,李承乾神色凝重地来到了自己所率领的两万大军的营地。
他站在高处,望着下方整齐排列的士兵们,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开始清点自己的两万大军。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士兵的脸庞,试图记住他们的模样。这些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勇敢。
他们是大唐的勇士,将在这场战斗中为了国家的荣耀而战。
清点完士兵后,李承乾决定认识一下自己手下的将领。
他召集了所有的将领来到自己的营帐中,一一与他们交谈。
第一位将领名叫张勇,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他向李承乾行礼后,说道:“太子殿下,末将张勇,愿为殿下效命。”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
“张将军,此次战斗至关重要,你可有信心?”
张勇坚定地回答道:“殿下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接着,李承乾又认识了其他将领。
有的将领勇猛善战,有的将领足智多谋,他们各有特点,都是李承乾可以依靠的力量。
在认识完将领后,李承乾开始了解目前自己所掌控军队的编制情况。
他找来负责军队编制的官员,仔细询问了每一个细节。
官员恭敬地回答道:
“太子殿下,我们的两万大军分为步兵、骑兵和弓箭手三个部分。步兵有一万人,他们装备精良,是我们的主力部队。
骑兵有五千人,他们行动迅速,可以在战场上迅速支援其他部队。弓箭手有五千人,他们可以在远处对敌人进行攻击,为我们的军队提供火力支援。”
李承乾听后,陷入了沉思。
他明白,不同的兵种有不同的作用,必须合理地运用他们,才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他继续问道:
“那我们的后勤保障情况如何?”
官员回答道:
“殿下,我们的后勤部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粮草和物资的运输。目前,我们的粮草充足,可以满足军队的需求。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关注后勤保障的情况,确保军队的正常运转。”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
“很好。你下去吧,继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官员行礼后退出了营帐。
李承乾坐在营帐中,思考着接下来的战斗。他知道,自己所率领的两万大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只要指挥得当,同样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他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军队,制定出合理的作战计划,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
他站起身来,走出营帐,再次来到士兵们中间。他看着这些勇敢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军队一定能够完成任务,为大唐的荣耀而战。
李承乾在仔细清点完大军人员健康情况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即将展开的战斗。
他深知了解薛延陀区域内的具体地形对于制定侧面攻击路线至关重要,于是立刻召集了军中的探子前来汇报。
不一会儿,几位经验丰富的探子便来到了李承乾的营帐。李承乾神色凝重地看着他们,说道:“本太子命你们将薛延陀区域内的地形详细说来,不得有丝毫遗漏。”
探子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位率先开口道:“太子殿下,薛延陀之地地形复杂多变。其东部有连绵起伏的山脉,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若从此处行军,难度极大。南部则是一片广袤的草原,视野开阔,但也容易被敌人发现。西部有一条湍急的河流,河水汹涌,渡河困难。而北部则是一片森林,树木茂密,地形较为复杂,可以作为隐蔽行军的路线。”
另一位探子接着说道:“此外,薛延陀的营地周围有一些小山丘和沟壑,可以作为我们隐藏兵力和发动突袭的地点。在营地的东侧,有一条小路,虽然狭窄,但可以绕过敌人的主要防线,直接攻击他们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