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三条改革意见(1 / 2)

🎁美女直播

很显然的是,宰执们对这种情况,还是有一些接受不能的。

通过抓阄选出代表还是显得太儿戏了。

“实际上这也只能是临时的做法,各位都知道,虽然地方官是朝廷委派下去的,而且在一个地方治理不会超过三年,这避免了他们和地方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然而吏员都是本地的,这些人深入本地,如果从这些人里挑选代表的话,他们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操控地方官的政绩好坏,这样一来,岂不是朝政反而被这些人所把控?在拥有大量出色的地方官吏之前,我只能这样做,而且也只是试验,试验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正好可以慢慢的改正。”

赵谌这样解释了之后,宰执们才算是认同了一些,毕竟特殊时间的临时举措,就算过分一些,也正常。

“吏员都是本地人,这个其实很难解决,毕竟官员宦游问题不大,吏员的收入本来就少,让他们去异地担任职务,确实有些为难。”李纲感叹道。

李纲并不是不通实务的文臣,实际上他在地方上也做了很多年,知道吏员这种生物,确实不能离开本地,可是本地为吏,也确实能够盘根错节。

任你官清似水,也抵不过吏滑如油。

这就是现实。

实际上就算到了现代,各地的公务员系统,大部分还是本地人担当,要让他们去别的地方任职,也确实不太现实。

“所以,我们改一改官员提升的规则如何?”赵谌笑着看了看宰执们。

宰执们再次愣住了。

官员提升的规则?太子你这是要闹哪样?

实际上宋朝的官员提升其实还是不怎么讲规矩的,虽然科举大兴,能当大官的都是科举出身的官员,然而在升级上面,却有些随心所欲。

宋徽宗提拔的那些幸进官员就不用说了,比如高俅这种几年就做到全国总司令的,不过那个毕竟是武官,和文官升级不是一码事。

而宋朝文官的升迁,核心就是两个点。

第一,考核还是很复杂的,比如考课、磨勘、改官、荐举、叙迁、差遣及除授等等,而且外调内调等等,对官员还是很能锻炼的,所以从北宋到南宋,很少有真正平庸的官员能升到高位上。

第二则是……真升迁起来,能非常的快。

主要原因就是考核随心所欲,比如官员的提升是掌握在少数权臣手里,完全可以做到一言以决,而且升迁很多时候没有一定之规,运气好了就是平步青云。

就拿李纲为例子,他考上进士之后,是一个从八品的镇江教授,三年后进入朝堂,成了从七品的监察御史,表面上升得不快,然而御史言官本身就是很好的镀金职位,因为直谏,被罢了言官的官职,反而升了一级,成了正七品的部员外郎,过了几年因为上书触怒了执政,被直接贬到沙县当了个管税务的小官,等于是一撸到底,成了从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