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恒也不敢确定,但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办法,不妨一试,总比什么也不做要好。
随着他这个念头的产生,金色的符文密密麻麻缠绕上来,大道之音恢弘,不断响彻在天地之间,同时伴随着经文念诵声,弥漫在整片空间。
脱去皮囊,无非二百零六骨,穿上衣裳,可有一万八千相。
生前猜人心,死后观白骨。
何谓众生相,众生相皆为虚妄,有相亦可为无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红粉骷髅,皆为白骨皮肉。诸相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洪钟大吕,法天相地。
白骨亦可修成人身,人身亦是白骨,两者只在叶恒的一念之间,随着他想要成人的念力强烈。
灵气汇聚成了体内生生流动不息的血液,穿梭在骨骼之间,从此他便有了像人类一样流动的鲜血。
那些神秘的符箓覆盖在血液上,渐渐形成了某种皮肤组织,最后组成了一副前所未有的皮囊。
叶恒本来没有呼吸的,可是此刻胸腔所在的位置却有了起伏,似乎那里真的有颗炽热的心脏,正在强有力的跳动着。
而在他五官的部分却在不断变化,有时是一个年轻俊逸的男人,有时又会是一个妙龄少女,有时又突然变成了耄耋之年的老人,有时又变成了垂髫之际的小孩......
男女老少不断变化,千人千面,只要叶恒想,只要一个念头就可以,他可以成为这世间的任何一个人,周身人的气息也变得愈发浓厚起来。
没有了那种威压感,此刻的叶恒竟然真的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类,当然前提是要忽略他周身灿烂的灵光。
叶恒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他缓缓的呼出了一口气,这口气看似不显,却是蕴涵了他全身修为还有精华,凝而不散,竟然飘向了口中,注入到了第三尊鼎里面。
没有什么天雷勾地火,也没有什么地动山摇,看上去是那样的平静。
鼎身微微一颤,代表人鼎的力量就此被激发出来,没有任何异象,不似之前两尊神鼎光芒灿烂,如此朴实无华,代表着一种返璞归真。
而在鼎口处却喷发出了一团混沌的气体不断朝着上方飞升,随后又一分为二,划分阴阳,为黑白二气。
很快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出现在了第三尊鼎身上,看似温和无害,实际上却又让人不可捉摸,而在前面两尊鼎上也浮现出了类似的图案。
随着第三鼎的力量补足,它们的力量终于能够融会贯通,成为一体。
什么是天?
什么是地?
什么是人?
天,代表着宇宙的自然法则和秩序;地,象征着物质世界和生命之源;人,则是指涉自我意识和道德行为的主体。
天为体、地为用、人为载。
天道在上,外显为时间、天运、行节候调节,四季运行;地道在下,承天之道、统承载之能、行生长之功。
人道居中,接天地之灵、修道德之道、行传承之功;天、地、人万古不绝矣。
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和谐共生被视为宇宙的根本原则,即“道“。
“道”,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本源,是无形无象的一切“物质”的根本,是“天地万物之母”,宇宙间的法则。
道之法则在于无为而无不为,不违背自然本性,天地人三才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任由事物自然发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三种力量汇聚在一起,半空中的神华愈发膨胀起来,刹那之间天地变色,唯有那三尊大鼎高居于天地间。
它们之间的力量互相转化,影响,俨然自成一片世界,可以说是吸取精华,纳天地之灵气。
日月星辰交汇,同时出现在半空中,汇聚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奇景,叶恒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长河开始剧烈的翻滚,似乎都承受不住这股磅礴的威压还有力量。
天有异象,必定不同寻常。
叶恒仰头望着天空,喃喃自语道:“成了。”
在他的帮忙下,黄帝神念终于铸鼎成功。
只见天地人三尊大鼎的气息在这一刻到达了饱满,天空中彩霞飞映,光华四射,瑞气霭霭,龙吟凤鸣,仙乐妙音之中,三尊鼎从熔炉中脱身而出,天地都为之震荡。
第一尊天鼎,能够感受到玄妙无穷的奥妙,恍若天道,四季有常、轮回之道、生命时序等全部孕育其中。
第二尊地鼎,为地理、地道、地运、地理环境;有承载、消化接纳、包容,生长之意,亦可做万物生生不息。
第三尊人鼎,为天地之精灵、为人理,人道、人德、人缘群体;侧重沟通、传承、幻想、欲念、性情、喜乐悲伤等;属阴阳之体,是在天地的纽带,具有事物的两面性。
周围灿烂的神华渐渐褪去,终于可以看到鼎身的全貌。
苍穹中有巨鼎三尊,简直让人望而生畏,每鼎高一丈三尺,有十石瓮粗,社稷神器,亦有灵性,能轻能重,能驻能行,吉凶可知。
鼎身周围铸上了黄帝、风后、应龙、旱魃以及有功的神将猛兽形象。黄帝威严无比,不怒自威,让人忍不住想要顶礼膜拜。
应龙风后等腾云驾雾,气概非凡,威慑四方,更是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仰天长啸,遨游九霄。
三鼎一出,群兽跪伏,瑟缩着身体颤颤巍巍,喉咙发出敬畏恐惧的呜咽声。
与此同时仙音不断,紫气东来,无数祥云纷纷而至,能够看见其中有数道模糊不清的人影,头顶各色神异的光环,降临在这片土地。
恍惚间,像是有无数神仙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祝贺神鼎终于炼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