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老江对面的,是一个古玩街的捡漏人。
正目不转睛盯着老江手里的画。
很显然,价格没谈拢。
在场的还有几个顾客。
目光都盯着老江手里的画。
八千块的价格谈不拢,那个捡漏人显然是没打算放弃,还在思考。
不过画已经离手了,边上突然插出了一只手,按在了老江正在收画的手上。
这是一个带着帽子的三十岁年纪的中年男人。
老江看着他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怎么着?这是打算明抢啊?”
中年男人只是按着老江的手,并没有抢画的意思。
“老板,他还在想价,既然离了手,我自然也想要看看。”
中年男人抬起头对着老江说。
老江斜了刚才那个开价八千的捡漏人一眼,然后看向了中年男人:“你要是也说八千块,就趁早歇了吧。”
看老江不打算松手,中年男人顿时笑了:“老板,值不值八千块先不说,你不让我看看,到底怎么样的东西,我怎么开价?”
老江低下头,看了看手里的画,最后还是松开了手。
中年男人把画展开。
这是一副美人图。
画中的美人,身形婀娜,手中广绣掩面,活灵活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态,让人看得有种朦胧之美的感觉。
美人图,自汉朝开始,就有流传。
昭君出塞,就是从一副美人图开始的。
这暗黄带黑丝的毛边,以及后来的装裱,都显得年代极为久远。
尤其是这画上的细节。
宣纸的品质先不说,就单单装裱上面的岁月痕迹,就能够让人值得捉摸。
不过这东西在我的眼里,一文不值。
因为这幅画,是假的。
假根就在于,这宣纸做旧的手段,略微有点夸张了。
暗黄边角的宣纸,是做旧的一个手段。
但是家黑丝的毛边,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这种手段,只能够骗外行,内行人怕是一个都骗不到。
也难怪老江只在外围摆摊,目的应该都是为了吸引那些刚刚入行的捡漏人。
中年男人看了许久的画,最早开价八千的捡漏人,也跟着看了许久时间,一丝不苟。
“这美人图,至少是明朝的物件,这后面的装裱,应该是清初才重新装裱的,刚才难怪看着感觉不太对。”
中年男人一句话说完,立马就住了嘴。
四周的人都把目光转向他。
我看着老江,他一脸高傲,特意斜了一眼刚才的捡漏人。
“拉个价吧!”
中年男人把帽子脱了下来,盖在了自己的手上,这是要和老江拉袖。
老江把手伸到了帽子里,脸上的表情很丰富。
中年男人先是摇了摇头。
“高了!这毕竟是一幅画,后期装裱过的,最多值这个价。”
再一次拉手以后,老江却摇了摇头。
他的意思是价格不合适。
中年男人有些无奈。
“既然这样,那我进一步,你退一步,这个价你看怎么样!”
他们嘴上说着话,价格都是在帽子下面进行的,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个什么价钱。
最后一次谈价,老江把脸转向了中年男人。
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示意这个价格可以。
中年男人把帽子重新戴在了脑袋上。
“行,东西收好,我去车上拿钱,十五分钟就回来!”
说完他就站起了身子,径直走到了古玩街的大门方向。
老江把手里的画回收,慢条斯理的卷起来。
我看着四周走了的人,唯独只有捡漏人还在老江的铺位。
这个捡漏人,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