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原画是最重要的步骤。
小柔拿来的清代宣纸,作用也在这个时候凸显。
把清代宣纸放到水里,我开始分离。
一样是要把宣纸一分为三。
年代一样的上等宣纸,可以轻易分成三层。
取中间的一层出来。
漂浮在水面上的,就是第一层和第三层。
“把原画第二层拿过来。”
我喊了一声。
身后的海岚传来脚步声。
把挂在房梁上的原画第二层拿过来。
平铺着放入到透明大盆里。
水面的张力,让原画第二层很平稳的漂浮在水面。
我开始拼接。
要怎么样才能拼接得不露痕迹,这才是最重要的步骤。
一样还是用刚才的凉席。
把第三层白面宣纸放在上面平铺开来,作为框架。
接下来的动作,就要稳健到呼吸都停止的地步。
不能够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一旦用力大了,拉扯过度,那么下面的画纸就会因为拉扯形成褶皱。
需要完整的贴合,才能够让一切都不会变成无作用功。
我深深吸了口气。
憋着气,才能让自己的手尽可能的稳。
一来一去,慢慢贴合。
仅仅贴合第三层和第二层。
我花费了两个多小时。
每一次的挪动调整,都没有办法多过一毫米。
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我的额头上有一种麻痒的感觉。
那是汗在额头上汇聚,慢慢从鼻子上滴落。
轻轻松了口气。
我把第一层白面画纸用镊子挪了过来。
慢慢向着上面贴合。
整个过程,花费了四个半小时,并且还失败了好几次。
一旦失败,损毁的就是价值不菲的宣纸。
更重要的,还要注意不能损坏原画。
这种精细的手工活,让海岚和强子两个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我把水里的凉席托着离开水面。
凉席上是一张完整的溪山红树图。
不过颜色尚浅,并没有之前的那般丰润。
在水里透光性更好,所以看上去更加自然,一拿出来,就会是这样的状态。
不过这些都可以改变,不会影响什么。
“海岚,把这幅画用文火慢慢烘烤,让纸张完全贴合,离火要远,把画放在下风口,用热风来烘干。”
海岚点头,在窗子边上点上了一个炭火小炉。
把窗户微微打开一些,有氧气的进入,热风就开始扩散。
把画放在下风口,也就能够自然烘干。
一幅画,到现在才刚刚做完一个步骤。
接下来需要把另外的一副溪山红树图拼接起来。
这一副是原画,中间贴合的是纯白的画纸。
我做完以后,感觉自己的腰都不是自己的。
瘫坐在椅子上,我看了一眼时间。
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十二点。
足足一整夜加上一个上午,我都没有休息过。
海岚和强子两个人也彻底蔫了。
两幅画在烘烤下,已经不需要凉席的支撑。
彻底干燥了。
干燥下来的纸张,会显得粗糙生硬,所以过程里,需要加上一些水雾,保持纸张的柔软。
“你们两个睡一会,三个小时以后要开工。”
我交代了一声,然后开始在纸面上用喷壶撒一些水。
把炉火熄灭,开始自然风干。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一切都做得最自然。
真正的溪山红树图保留了两层原画,有水的透色,除非重新拆开,否则也不会发现什么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