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基大典应该很热闹……之前中书对于江宁水患的事完全没有任何提醒,说不定会把这个责任推卸到姑姑和姑父身上……”尹素婳说道。
莫君夜点头同意,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做出什么还真是没有办法预判。
尤其这个班底,还是元老四和张家女留下的。
如果不从根本上整治一下这些人,让他们知道新皇并不好拿捏,他门一时半会还真是老实不了。
“登基大典,他们应该会用江宁水患开始发难吧?”莫君夜问道。
其实他们都心知肚明,中书收到了江宁的折子,却没有及时处理,他们当然有自己的借口,就是在忙着皇上登基的事。
他们一定是故意拖延,毕竟这种加急的折子,都是有特殊标记的。
可是中书却无视了,直接当成普通的折子,直接扔在可一堆公文之中,无非就是想要让大臣和百姓都觉得,这件事发生的时机,刚好是新皇登基,所以新皇不吉利……
第2292章登基大典收揽民心
尹素婳他们觉得这种办法还挺阴毒,这也是现在写一批中书话事人和元植的第一次对抗。
元植即便是当上了皇帝,有些事也没有办法亲力亲为,必然玩借助各级大臣的力量,才能把事情办下去。
如果因为大臣的各种不配合,导致民怨四起,到时候影响的还是他的人心。
“他们应该是还没有想明白,以为自己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元老四和张家女已经走了,他们再继续往下走,那就已经上谋反了……看来读书人也不见得真的聪明,而且未必没有野心,反而不如习武之人来的坦率……”
莫君夜的话,尹素婳格外的认可。不管是在大雍,还是如今的大齐,这个道理都行得通。
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可惜他们的办法不够聪明,几乎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退路,他们该不会真的以为姑父没有什么对付他们的办法吧?这么多年,姑父一直跟燕都保持联系,有哪些大臣郁郁不得志,缺为人正直,他心里有数……这些喷想要要挟姑父,真是异想天开……”
尹素婳说完,不知道怎么,竟然有些期待登基大典的时候,见证那些人是怎么落败的。
他们是大雍的人,原本不该在大齐皇帝的登基大典上出现,可是他们身份又很特殊,不但上大雍的王爷个王妃待产大雍皇室,另外也是谢皇后的亲侄子和侄媳妇,他们参加登基大典,会胖这个仪式多了很多荣光。
张家人果然没有出现,这个已经在莫君夜他们的预料之中了,毕竟大房一下死了三口人,他们要操办很多事,没有办法分身。
而且他们有重孝在身,也不适合出现在这种场合。
元植和谢珈蓝身边的人主打的就是一个手忙脚乱,准备登基大典的时间太短,有些流程他们还没有熟悉起来,总会有些生疏。
而且今日这样的场合,恐怕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有机会经历。
元植并没有把登基大典当场朝廷才能观看的仪式,而是选择在当初他们戳穿元老四个张家女那个高台上,在万民的见证之下进行。
百姓们对于这种几天之内就换了皇上的壮举本来就津津乐道,登基大典自然也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次算是凭生唯一的机会,自然都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