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七没过就算戾气再重也不可能回来?那当时把我背回来的又是谁?
我落水的时候可是天刚黑没多久,要真像奶奶说的,要等到巧儿回魂了再把我从水里捞上来的话,我不早嗝屁了?
而且奶奶自己不也说了是巧儿救的我吗?这不自相矛盾呢吗?
心中疑惑,但奶奶却不准我再说话,直接把我拉进了小黑屋子里头就开始给我演示了起来。
其他的都跟我小时候偷看到的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光明正大的,而且奶奶还详细的解说了所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照奶奶的话说,那尊被捏得乱七八糟,就只有三分像人的泥像,竟然是城隍爷!
难怪当年我怎么都看不清这泥像究竟是个啥。
“城隍爷捏不捏得像都关系不大,最主要的,是需要用原城隍庙里的香炉灰掺在里头。
像咱们村儿以前没有城隍庙,用土地庙的香炉灰也行,最主要的,是要有灵性……”
奶奶说的很玄乎,说是越灵性的东西,就越能请到真神到场庇佑。
桌上那碗米里头,也掺了香炉灰,每次用过之后,都必须换掉,否则就是在侮辱你要请的这个人。
我一点儿也不敢马虎,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把奶奶说的话全都记了下来。
之后奶奶还说了些诸如请城隍和通灵的时候,都需要在脑海里想着它们的样貌,说是样貌越是清晰,能把它们请到场的概率就越大之类之类的,之后就神情肃穆的要开始给我演示。
“奶奶,您不是说巧儿死的蹊跷呢吗?不如这次……”
我的话还没说完,奶奶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昨晚我已经问过了,巧儿说当时……”
说到这儿,奶奶忽然又顿了顿:“总之你只需要知道当时张屠户一家都不正常,这才逼死了巧儿就行了。”
那不还是张屠户害死的巧儿?奶奶怎么又说张屠户一家死得冤?这不自相矛盾呢吗?
还有,怎么每次提到这事儿,奶奶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她是在忌讳着什么?
没等我多想,奶奶就已经点燃了香烛开始朝着城隍爷的泥像叩拜了起来。
“今遇难事,有告亡灵,还望城隍,给以通行。
阳寿七三,三里亭秦,生者逢事,故望询明。
过往亡魂,来去神灵,还望乞怜,给以点明。”
前面一段是固定的,第二段里头的阳寿七三,是说亡者离开的时候,是七十三岁。
三里亭就是我们村儿的名字,这个秦,就是亡者生前的姓氏,奶奶这是在向城隍爷诉说要找的人的情况。
第二段的后半段,则是在阐述自己要找前几年亡故的秦大爷的原因。
最后一段也是固定的。
默念完这几句后,奶奶就把香插进了城隍爷面前的香炉里头,之后又点了三支香插进香炉前头的米碗里头,把那碗米举案齐眉的端到了桌子上,放到正中央又往里头插了一双筷子,这才像我小时候看到的那样用黑布盖住了自己的脑袋,正襟危坐的坐在桌前静候了起来。
我曾经在脑海里设想过不下一万次,但真到了这节骨眼儿上,还是忍不住开始浑身颤抖了起来。
“小聪?你找我来干啥?”
秦大爷的声音冷不丁的从奶奶嘴里发出,我的脑子瞬间就变成了一片空白!
看我瞪大了一双眼大张着一张嘴,眼前这个不知道此时应该称之为奶奶还是秦大爷的人,有些疑惑的歪起了脑袋。
看我依旧不说话,屋子里的气温开始变得寒冷。
这是对方以为我在戏弄他,开始不高兴了。
虽然我不怀疑城隍爷就在屋里的某个角落坐着,但心里还是止不住的开始颤抖了起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冒出来一句:“我,我想知道巧,巧儿究竟是被,被谁害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