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局长此刻独坐办公桌后,面前一只透明的保温杯,几丝新泡的碧绿茶叶正缓缓舒卷,载浮载沉。蒋贺之径直来到对方跟前,居高临下,问了一句既不讨喜又不客气的话:“沙局,为什么是我?”
“不是说了么,别叫什么‘沙局’‘沙书记’,就叫老沙——”沙局长为人着实客气,不慕虚名,就乐意别人叫他“老沙”,乍一听,还以为是那个《西游记》中兢业勤勉却无甚本事的三师弟。
话音未落,门外就风风火火闯进来一个将近两米的中年汉子,洸州市局的副局长高竹林,一见老沙还笃悠悠地坐在办公室,扯开嗓门就冲他喊:“上头不是通知了么,今天咱们市里所有厅局级干部,除特殊情况,都得去接新上任的洪书记,怎么就你还在这里?”
“我让老杭代我去了。我不爱凑这热闹,我都快退休了,没那么大的进取心了。”老沙捧杯饮了一口茶,笑着打趣对方,“你不也没去吗?你要想在新书记面前露脸,我替你守在这里,你赶紧去吧,好好表现。”
“什么话?我需要在领导面前表现?我这副局长的位置是子弹喂出来的,是靠这一身‘军功章’拼出来的!”高竹林年轻时候干过缉毒,硬仗无数,九死一生,迄今脸上还有一片烧伤的疤痕——那是走投无路的毒贩,打开液化气罐与他同归于尽时留下的。高竹林悻悻一撇头,这时才看见房间里的蒋贺之,竟瞬间化鲁智深为林黛玉,“哎唷,小蒋也在啊,刚没注意,那、那你跟老沙继续聊,我先出去了。”
“刚刚说到哪儿了?哦,说到‘为什么是你’,”待高竹林出了门,老沙重又望向蒋贺之,笑眯眯地反问道,“为什么不能是你?你调来前就是‘全国公安百佳刑警’,让你任这个大队长,不天经地义吗?”
“那个‘百佳刑警’怎么来的,您心里比我有数。”蒋贺之淡淡皱眉,面色仍不喜兴,嘴上仍有推脱之意,“我才调过来,寸功未立,只怕队友们会不服气。”
“谁不服气?”老沙站起身,拍着蒋贺之的肩膀将他带到办公室的门边,抬手招来一个从门前经过的年轻警员,“哎,李斐,你过来。咱们公安干部在职级晋升过程中,一直秉持的就是公推公选、公平公正,你就照实说,局里有没有人对这次职务任免有异议啊?”
李斐是只刚过了见习期的嫩雀儿,小平头大眼睛,气质清清正正。不敢在局长面前有异议,他当然摇头:“没、没有。”
“行了,去吧。”挥手将人打发走,老沙转头看向蒋贺之,更是笑眯了一双眼,“你看,没有嘛,大伙儿都挺服气嘛。”
“服气什么?”蒋贺之今天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又冷冷来了一句,“就因为我姓蒋吗?”
“小人之心!都说了,是依据上头的文件精神决定的!”语气显是重了,老沙赶紧又顺毛安抚,“你这姓哪里不好了?我想姓还姓不上呢。”
话赶话没了意思,蒋贺之不再明知故问,笑说一声“挺好”,转身而去。他脾气来了,来时还晓得敲敲门,走时却没跟局长打招呼。
人至门外,忽听见门内的老沙运喉自如,铿铿锵锵地唱起了京剧《大明按察使》——
“按察使掌刑法位高权重,申冤狱查官吏严明政风,半月来下州县走入市井,三品官微服私访假作书生……”
这是一出反腐大戏,一曲正义赞歌,讲的是三品官黄兹公微服私访,不徇私情、不怕报复,为民扫黑除恶的故事。老沙是个票友,擅唱铜锤黑头的大花脸,也能唱戴棒槌巾的褶子丑,且唱念俱佳,有模有样。今天这戏显然别有深意。戏外的沙局长与戏里的黄慈公身份相似,肩担的责任也大抵相同,然而蒋贺之早有耳闻,沙局长以懒政庸政闻名,此刻以青天大老爷自比未免荒唐。立在原地,他静静听了一晌,却见李斐又急匆匆地折了回来,说,派出所那边接了个案子,通知咱们刑警队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