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峰的假期行程早已经定下来,他要去省城。
这次是去省城而不是回省城的家。
张东峰这次去省城,跟随的队伍有些庞大。
义东机械集团的马丹雪和秘书黎语琴,也是随行成员。
他们有一个机械人替代计划,需要得到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厅的支持,张东峰将替他们在省分管领导层面进行沟通,从而助他们一臂之力。
同时,马丹雪和秘书黎语琴会利用假期对某些人进行攻关。
义东市计划在东江上修建第五座大桥,立项报告已经上呈,张东峰需要带有关人员利用假期进行沟通。
为此张东峰根本就没有假期,连带周明望也没有假期。
从省城回来,张东峰一次又一次将钟华池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每一次,两个人都要商量好长时间。
周明望知道,张东峰应该要动县一级领导班子了。
钟华池第一次从张东峰的办公室离开后,周明望便开始接到电话,大多与打听人事调整有关。
周明望心想,这些人的消息可真灵。
按理说,钟华池一时不太可能有大动作,张东峰和钟华池之间的谈话,除了他们两人,别人应该不知情。
既然如此,这样的消息从哪里来?恐怕还是某些人根据一些迹象进行分析判断的。
义东市常委会开会讨论的时候,周明望不是每次会议都可以参加。
象这次讨论决定湖西县和海山县领导班子成员时,周明望就不便与会记录,负责会议记录的是李玉河。
散会不久,周明望就已经知道消息,主要是有好几个人打电话将班子成员会议所讨论的情况告诉了他。
常委会开会讨论人事问题,每一个细节都极其重要。
一般来说,拟提拔的人以及拟提拔的职位,市委办公厅事前已经发给了每个常委,大家心中都有数。
但这还只是拟提拔,而不是最后的提拔任命。
能否提拔,必须经常委会讨论通过并且下发任命文件才能生效。
常委会怎么通过,学问就大了。
如果由市委组织部长笼而统之地将拟提拔名单念一遍,然后由各个常委发表意见,在通常情况下,因为拟提拔的人多,需要谈的话题以及人也多,很难谈得深入和透彻,往往除了极个别人外,列入名单的人选,基本上都能通过。
如果市委组织部长不是笼而统之地念名单,而是一个一个地议,每个常委都有机会发表意见,情况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意外的情况就会发生。
这次常委会,采取的刚好是一人一议方式。
最先议的是市级部门的拟提拔名单。
涉及的人,不过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主要是为了给达到一定工作年限的领导干部再晋升一级,享受相应的待遇。
这一次没有一个是关键位置,更没有一个主持工作。
各个常委心里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看法,在市级部门工作的领导干部,只要到了一定年限就解决级别问题,这是顺其自然的惯例。
为此名单中这一部分人员,所占用的时间最少。
唯一的插曲,是来自崔良材,这个议题刚结束,他就立即提出:“常智敏担任市府副秘书长,主持工作已经好一年多了,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解决了。”
他的话音刚落,谢开朗就接话道:“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拖的时间也不短了,确实应该解决,不解决不利于工作。
不过,到底怎么解决,良材同志,你应该有一个具体意见吧。”
钟华池接着话题说道:“这件事,组织部也考虑过。
如果解决这个岗位,要牵涉另一个同志的安排,会有些麻烦。
我们认为,如果再等一等,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能更容易一些。”
张东峰挥了挥手说道:“那就再等一等吧,等换届的时候,一起进行解决。”
见三个人都这样表态,崔良材也没有办法再坚持。
毕竟,他这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另外一个人,如果现在就同别人交换筹码,等讨论这个人的时候,他的筹码就不一定够用。
在讨论县级班子成员时,分了三步。
第一步讨论市级部门的几个领导和几个县领导进行互换。
这只是平行调动,并不是提拔,同样没有特别尖锐的意见,很快就通过。
第二步,讨论的是湖西县领导班子成员。
这一次阮建华被采取留置措施,崔良材的力量有所削弱。
按照以往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