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丁兰笑道:“难道你没有听说吗?李玉河去选举部门担任领导。”
李玉河去选举部门工作,周明望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仔细想想,李玉河的这个职位也很尴尬,他是义东市委常委,怎么安排比较妥当?
李玉河担任市委秘书长已经好多年。
张东峰到义东市任职快两年了,义东市目前的局面已经稳定,若想把李玉河换掉,时机已经成熟。
换或者不换一个人,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换掉这个人之后,怎么进行安排?
有些人想当然,觉得领导换掉一个不喜欢的人很简单,撤他的职或者让他退休。
仕途为什么只能升不能降?就是因为这件事不简单,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既然不能降,那就升吧。
问题是你连现在的职务都不想给他,还能容忍他获得更高的职务?
怎样合理合情地安排李玉河,确实是摆在张东峰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给他安排一个市府副职领导?这不可能,也没有什么必要。
李玉河已经是义东市委常委,在义东市府副职领导中,只有常务副市长和另一个副市长是常委。
对于市府常务副市长,张东峰肯定不会给李玉河。
给一个普通的副市长,李玉河又不愿意。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周明望是张东峰的话,他甚至连个普通副市长的岗位都不愿给这种人。
副市长毕竟是实职,虽说只是副职,权力还是蛮大的。
既然不能撤职又不能降职,就只剩下一个办法,进行边缘化。
而使一个人边缘化的最好办法就是明升暗降。
在级别和职务上将你升半级,职权却削弱了。
能够边缘化李玉河的职位并不少,问题在于,李玉河毕竟不是普通的领导干部,并不是张东峰想怎么安排就能怎么安排。
最终怎么处理此事,是对张东峰任职艺术的一大考验。
若说纯粹担任秘书长,李玉河还真是非常适合,除了李玉河,周明望仔细想过,在整个义东市,想不出一个递补人选。
可是,就因为这个职务的忠诚度要求太高,李玉河不肯与张东峰搞好关系。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身在仕途中,大家都懂这个道理。
只是张东峰给了李玉河几次机会,后者都没有好好把握,最终让张东峰下了更换的决心。
周明望询问狄丁兰:“上次检查小金库,结果怎么样?”
狄丁兰说道:“还能查出什么问题?所有的处室都一样,好像不了了之。”
检查小金库已经过去好多天了,周明望一方面觉得没有人向他汇报此事,觉得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也想知道最后确切的消息。
周明望再次问道:“只有市委办公厅在检查小金库?”
狄丁兰点了点头,周明望心里有些警觉,但想不明白李玉河到底想干嘛?
另外,谢开朗去海东区担任区委书记后,区长吴志文的安排成了问题。
吴志文已经担任了两届区长,按照任职规定,他必须改任其它职务。
在义东市,吴志文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厉害的。
比如他可以接任海东区委书记,也可以接任谢开朗原先的位置。
就算接任不了义东市府常务副市长,也能够接任严绍辉被抓空出来的岗位,出任义东市副市长,反正总比去选举部门、协商部门要好。
在很大程度上,岗位是谋来的、争取来的。
对于吴志文,毕竟有过担任区委书记的动议,省委组织部又对他考察过,义东市如果提名他担任常务副市长,他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吴志文只是担任市府的一般副职领导,估计省委组织部会立即同意。
当然,无论谋取这两个岗位中的哪一个,吴志文的首要任务是取得崔良材的认同和支持。
狄丁兰接着说道:“现在空出来的岗位不仅仅只是市府二个副职领导。
我听说,这次省委班子也要进行大调整。”
周明望点了点头,他知道在义东市委常委中,任兴平的位置肯定要有人来接任。
柳鸿福退休,李玉河有可能离开,甚至听说林乐安也可能要动,这样一来,就空出四个班子成员的位置。
也就是说义东市委班子,有三分之一要动。
这显然是大调整。
关键是这样的大调整如何进行?
有人说,要动李玉河和林乐安是张东峰的意思。
周明望觉得张东峰或许没有足够的实力一下子调整这么多人。
正说着,有手机短信发了,周明望看了看,脸色有些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