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明望的关心,马弘伟回应近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主要是听从周明望的建议,下乡去搞调研。
跑了很多地方,对于全市农村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一些思路,正准备抽个时间进行整理,再向领导汇报。
不过,最近可能没有时间,义东市组织了一个国处考察招商团,已经定下了行程,由他领队前往。
马弘伟说这些的时候,周明望只是听,并没有表态。
不过,没有表态并不等于他心里没有想法。
当初,周明望确实建议马弘伟去进行农业发展方面的调查,那是因为他觉得张东峰可能有意让马弘伟担任义东市副市长。
马弘伟如果担任市副市长,分工是由崔良材说了算,后者很可能会让马弘伟分管农业。
现在周明望的想法变了。
主要是现在义东市既有一个副市长空缺,还有一个常务副市长空缺。
经过这段时间的分析,周明望认为张东峰让马弘伟担任市府一般的副职领导有些浪费。
但是让马弘伟担任常务副市长,又觉得阻力太大,主要是马弘伟过于年轻,又没有市级领导的任职经历。
除了马弘伟之外,周明望当时没有考虑,现在开始注意到一个人,那就是吴志文。
随着谢开朗上任,吴志文已经不可能担任海东区委书记,但是他又不能再继续海东区长,无论是义东市委还是省委组织部,都得考虑给吴志文一个适当的岗位。
张东峰应该已经在考虑让吴志文担任义东市常务副市长,而让马弘伟去海东区和谢开朗搭班子。
这次选派马弘伟带队去国外招商,会不会与此安排有一定关系?周明望无法判断。
高速公路的路基较高,情况还算好。
一旦出了高速,麻烦就来了,地面上到处都是积水,到处都堵着车,几十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居然化费了好几个小时。
义江县近几年来,城市建设速度很快,但是新城排水系统并不配套,遇到这样的大雨,城市积水无法排走,很多街道变成了泽国。
农村的情况更加严峻,因为防灾工作部署太晚,等到县城开展行动时,相关设备和人员根本无法离开城区。
车辆好不容易赶到义江县委,县委只有办公室主任一个人坐镇汇总情况和进行协调,其他的领导干部全部去了受灾严重地区,只是由于动身太晚,他们根本无法到达指定地点,目前全部被堵在路上进退不得。
就目前所知,横河镇形势最为严峻,全镇有好几个村庄完全被水淹了,居民疏散不及急着等待救援。
县里已经派出武警、公安和消防部队前往救援,但是由于路况问题,赶到现场实施救援行动仅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力量,若是天黑下来还没有得到救援,许多老百姓就危险了。
义江县已经向义东市紧急求救,希望能够派几架直升机前来增援。
市委的答复是市委书记张东峰正在前往义江县的路上,等到张书记到达后决定。
事不宜迟,张东峰便在县委办公室分别给市武警支队和军分区打电话,调集直升机前往义江县和古姚县开展救援。
张东峰在离开前,让马弘伟和邱和同留下来指挥义江县抗灾。
马弘伟原是义江县委书记,这里的干部都曾是他的部下,此时,他又是受义东市委书记的委托,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张东峰带着周明望,义江县武装部派出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的军人进行陪同。
直升机升空不久便离开了城区。
从飞机上往下看,好多村庄淹没在水中。
张东峰和周明望看到水中漂着的房顶以及牛、狗一类的动物,偶尔可以看到没有被淹没的树上趴着一些人。
水面上有些冲锋舟正驶向那些等待救援者。
最初,这架直升机还只是与地面进行联络,了解救援的相关情况。
时隔未久,他们不得不投入到救人之中。
直升机和冲锋舟不同,直升机要将软梯放下去,再将人吊上来。
救一个人需要花一段时间,加上机舱内的空间有限,不可能装载更多的人。
但是直升机比冲锋舟动作要快,视野也更开阔,那些已经抓在树上的人,他们自然不会救,只有那些在水中漂浮的人,才是他们救援的主要目标。
只是这样的救援效率太低,再加上张东峰还要参加义江县救灾会议,直升机也需要降落加油,便只好返回。
直升机降落后,义东市副市长薄波鸿、义江县委书记舒景同,代县长江蕴和早已经等在这里。
看得出来,这一天他们过得同样非常不容易,身上是湿的,衣服上有泥水,头发也是乱的。
张东峰和薄波鸿握手,真诚地说道:“薄市长,辛苦了。”
薄波鸿脸色凝重地说道:“领导,目前损失惨重。”
张东峰并没有和薄波鸿多谈,开始转向舒景同与江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