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诸卿一言不发,可是认为哀家的决策出现错误了?”
太后见没人开口,又出言催促起来。
这次,鸿鸣率先站出来赞同道:“臣以为,我北魏的确需要一场空前的改革。”
她这话可是发自肺腑的。
之前金丝楠衣一事已经让她看透了,现如今的北魏腐朽不堪。
要是一直如此循环下去,明天太阳升起,北魏还是不是北魏都不一定。
而且,她也相信陈南的眼光,改革一事对北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然,这只是对北魏来说,对于朝臣来说可就全是坏处没有好处了。
所以才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地步。
武将一边已经有人站出来了,接下来,就需要有一个文臣的代表发言。
陈南不动声色地瞥了眼长孙度。
后者会意,上前两步,站在秦清闵右侧拱手道:“太后,对于此事,臣有话说!”
见状,太后露出一抹笑容:“右丞相有话直说。”
“太后,臣以为,改革一事理应提上日程。”
“现如今,我北魏民生凋零,经济上也一直停滞不前。”
“还有我北魏大军,臣有幸见过一次我北魏大军。”
“右相还去军营了?那不妨说说对我北魏军营的看法?”太后笑容更盛几分。
她终于理解陈南一定要将长孙度留下来的原因了。
不愧是三朝老臣,理解起来意思就是快,不仅快,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回答。
更加理解了陈南所说的,一个朝廷当中,为人臣子,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听话。
只见长孙度摇头道:“回禀太后,臣觉得,我北魏大军真是一言难尽。”
“整个大军内部,不仅上有老,更是下有小。”
“臣当时就在想,这些人上了战场,真的有战斗力吗?”
“而且,臣更是在大军中见到许多熟悉的面孔。”
“臣依稀记得,这群人从先帝驾崩之后就在大军当中了。”
“臣斗胆问一句,难道是我北魏没有年轻人了吗?”
“什么时候保家卫国这种事都要这些老头子上了?”
“这难道不是对我北魏大军的一种侮辱吗?”
长孙度说得是慷慨激昂,身上也散发出一种庞大的气势。
他与陈南两人中间夹着的秦清闵是疯狂给其使眼色。
可长孙度心中早已有了决定,始终都是平视前方,根本不往其他地方看。
秦清闵的眼神攻击,对于此时的长孙度来说,完全没有任何作用。
太后盯着陈南,大手一挥,豪言起来。
“哈哈哈哈,我北魏有尔等忠臣,是哀家之幸,是我北魏之幸!”
随即,扫视一圈众臣,声音带有一丝威胁:“诸卿可还有不同建议?”
“哪位爱卿有不同意见大可站出来直说,哀家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众所周知,我北魏朝廷素来讲究平等,谁都有发言的权利!”
众人又不是傻子,任谁都知道,这种情况谁敢站出去,那无疑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由陈南牵头,太后敲定,武有鸿鸣这个北魏第一战神,文有北魏当朝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