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新人(1 / 2)

土地和人口的意义一向是成正比的,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大概是无法理解十九世纪的亩产,曾经李牧注意到,二十一世纪的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公斤,乃至是一千五百公斤,但是十九世纪的亩产是多少?一百,或者一百五十,哪怕一百五十,已经是精心伺候的结果了,正常情况下,在没有良种和化肥的帮助下,一百公斤才是正常产量。

这么一看就能理解,清国可以养活多少人?

李牧不知道具体的数字,但是李牧知道,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共和国也要保证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考虑到这年头的耕种效率,那么要养活清国四亿亿五千万人,最少需要四十亿亩耕地。

清国有这么多土地吗?

没有!

所以,要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增收,一方面要减少人口,这时候太平洋公司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为什么清政府明知道太平洋公司是骏马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但是却无动于衷,原因很值得考究。

“里奥,注重人,注重人本身,贫民阶层需要土地,地主阶层需要新的利润增长点,至于那些官宦,他们是很好地靶子,你要利用那些官宦赢得所有人的支持,这并不容易,其中有一个度,需要你好好把握。”李牧不能和严顺说太多,有些东西不能说的太透,严顺很不错,但是还没有到“卓越”那种程度,要厘清清国的问题,还需要严顺接受一些挫折才行。

如果有可能的话,李牧也希望严顺的事业一帆风顺,但是这很明显不可能,清国的问题比美国复杂一百倍,比南美和吕宋复杂一千倍,李牧可以告诫严顺,让严顺不走任何弯路,但是这并不能真正帮助到严顺,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严顺自己去摸索,李牧帮不上忙。

一个国家的崛起没有那么简单,无数的陷阱,无数的诱惑,稍不注意,就会落入敌人的陷阱,甚至都不是“敌人”,有时候或许会来自自己的战友,李牧很久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界上资源是恒定的,一个国家拿到更多,那么其他国家拿到的就会相应减少,李牧希望中华民族崛起,但是这个崛起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任何国家都不希望远东成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美国也是一样。

李牧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我知道里姆,我会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需求,但是里姆,我现在越来越发现,事情可能不会按照我们预计中的发生,大多数清国的华人都没有接受现代教育,我们没办法让他们了解‘自由、自尊、民主’等等相关概念,我的设想是,我们可以首先拿下政权,然后在一点点的做出改变。”严顺有自己的想法,这可能无法实现,但是也有可能事半功倍,毕竟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李牧并没有听说有人会这么有耐心。

那就去做吧,李牧不反对严顺进行一些李牧不曾了解过的尝试,按部就班的生命很有意义吗?

不一定,现在的李牧,也很想看到和记忆中不一样的事情发生。

和严顺进行过沟通之后,李牧的重心马上就转移到了海参崴,清国的革命重要吗?很重要,但是李牧却不可能全程参与其中,就像阿瑟说的那样,李牧现在是美国人,不可能和清帝国联系的太紧密,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

和严顺长谈之后,李牧同样乘坐太平洋舰队的军舰前往海参崴。

这期间还有一个插曲,李牧乘坐的军舰要经过清国海域前往海参崴,清国的北洋舰队服从清国的命令,对李牧乘坐的军舰进行了拦截。

但是很遗憾的是,经过李牧和北洋舰队高层的磋商,北洋舰队并没有难为李牧,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放李牧乘坐的军舰经由清国海域前往海参崴。

这在清国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热议,但是李牧并没有在意,抵达海参崴之后,李牧对陈国芳推心置腹:“没有关系弗朗西斯,清政府现在不可能对我采取强制措施,他们当然可以抗议,可以愤怒,但是那又能怎么样?没有任何一艘军舰敢对我开炮,清政府承担不起这个后果,我很安全的抵达了海参崴,就是这样。”

李牧不担心清政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哪怕李牧现在从事一些反对清政府的活动,但是这个活动都不是官方层面上的,所以李牧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与此同时,清政府就束手束脚,难道清政府敢对李牧采取任何措施吗?

别逗了,如果清政府真的这么做,那么找清政府麻烦的,就不再是骏马集团这样的企业行为,而是美利坚这样的国家行为,这是清政府根本无法承受的后果。

“好吧,你总是对的,看看我们的新海参崴吧,这是所有海参崴人的城市,同时也是你的城市。”和以前在华盛顿时相比,现在的陈国芳自信心十足,根本就没把清政府放在眼里。

好吧,居养气移养体,人随着地位的提高,思想境界也会相应的提高,当初陈国芳在夏威夷时,只是夏威夷本地的一个富商,除了华人范围之外,陈国芳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力。

现在的陈国芳不一样,有了国会议员的经历,现在作为一州之长,陈国芳不再惧怕任何人,别说清政府,面对李牧时,陈国芳都能开开玩笑,这是个极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