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2)

🎁美女直播

“是昌平啊,吃寒瓜吗?”

王昌平看了一眼宋延年,连忙摆手。

“不了不了,叔,我去延年那儿拿一块就好。”

……

宋四丰也不勉强。

延年那儿有三块,刚好和这王家主仆一人一块,也省得他家延年贪凉,这寒瓜吃多了可是会肚疼的。

宋四丰:“那你们聊,我就先走啦。”

说完,宋四丰端着托盘便准备离开。

宋延年喊道:“爹,豆汁儿的事情,我回头再和你说啊。”

宋四丰摆手:“行,快忙去吧。”

……

王昌平目送宋四丰走后,这才松了劲儿,他走到石桌旁,撩开衣摆坐了下来。

宋延年推了一块寒瓜给银扇,这才转头看向王昌平。

“师爷,怎么这个时间点来了?”

王昌平瞪了一眼自己手中的寒瓜,又看了一下银扇的,果然,这最小的那块就是属于自己的。

他小声的嘟囔道,“偏心!”

宋延年微笑:“这是自然,你又没有银扇半分可爱。”

可惜,这可爱的银扇也是有主的。

宋延年扼腕叹息。

……

寒瓜沁凉又多汁,甘脆可口,夏日吃起来最是解暑不过。

宋延年吃完一块,觉得自己肚子里还能再装一块,一时有些后悔自己怎么这么大方的就将它分出去了。

王昌平连忙护住自己的瓜,“别看,看也不属于你。”

宋延年:……

宽袖拂过,桌面上形如黑点的瓜子瞬间被收拢成一团,随着一个挥袖,瓜子如细雨一般的落入土壤。

宋延年又招来一阵绵绵细雨,毛毛密密的雨轻柔又绵软的浇灌向刚入土的种子。

片刻后,宋延年满意的收手了。

很好,过几天就该有大寒瓜吃了。

王昌平、银扇:……

……

王昌平将最后一口寒瓜吞下,这才问道。

“刚刚四丰叔和你说什么了?”

宋延年将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道。

“停了磨豆子这活可不行,鲍师爷他们可等着做活赎罪呢,我们不能耽误他们积德。”

王昌平为自己前一任的师爷鞠一把同情泪,落入这延年兄手中,惨,真惨!

“那你打算怎么做。”

宋延年沉吟了片刻,“不然做豆腐脑吧?”

夏日里来一份甜滋滋的豆腐脑,不是也特别得棒,刚好那边有个水井,到时镇凉一下,消暑又解腻。

王昌平点头:“是极是极。”

“这时日小葱正香着呢,到时豆腐脑中撒点葱花,再拌上大酱……”

王昌平吸溜了一下,光是想着就觉得那滋味绝美。

他回过头,恰好对上宋延年的目光,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不是,你作甚又这般看我。”

宋延年沉重不已的摇头,恨铁不成钢。

“异端!”

明明他们村子也离得不远啊,这昌平兄怎么吃豆腐脑就要吃咸的呢?

王昌平不忿了,他撸起袖子来准备好好理论理论。

“不是,这吃咸豆腐脑怎么就成异端了。”

“那白嫩嫩的豆腐脑再浇一点卤,又香又咸,多好吃啊。”

宋延年愤怒的拍桌:“加糖才好吃!”

银扇看着这两人因为豆腐脑到底该加糖还是加卤汁吵了一通,最后双双别过头,互相不理人了。

银扇:……

……

片刻后,银扇推了推王昌平,小声道。

“少爷,你不是找宋公子有事嘛!”

宋延年看了过去,“何事?”

公事要紧,回头他一定要和这昌平兄再分辨个明白,这豆腐脑儿到底该加糖还是加卤汁!

王昌平咬了咬牙,也是这般想的,一时间,两人的思想同步了。

他从袖子里摸出了一个账本放到石桌上,指着上头的数字,问道。

“过段时间咱们就得去府城交税银了,这是咱们今年的收入,你说,该给多少合适?”

宋延年拿过账本看了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倒是惊了一下,“结余这么多啊。”

王昌平:“自然,别的不说,那朱娘子就给你带来了多少商税,你算过没有?”

那些绸布可是卖疯了,前段时间,善昌县又添了三个庄子做织布庄了。

宋延年将账本放了下来,沉吟片刻,开口道。

“这些可不算公家的,咱们按往年情况,再扣去鲍师爷他们多征的那部分上缴就行。”

王昌平迟疑:“……那,就有些少了。”

宋延年不在意,“少就少,这善昌县本来就穷,我都到这里了,也不需要活动走关系,管他呢。”

做甚要辛辛苦苦赚的银子拿去给老皇帝炼丹啊!

他自己花不香吗?

他还准备在善昌县盖义塾呢!

王昌平:“……知道了,回头我就将账目做清楚给你。”

宋延年侧过头,“对了。”

王昌平停了动作,“恩?”

宋延年:“我记得府城那边交税时,还要咱们摊一份什么火耗费,过几日你将税银拉来署衙,我来熔炼。”

像他们从民间征收来的银子都是碎银,而且成色各不一,这时,府城便会集中几个县城的碎银进行熔炼,这一熔炼,祛除杂质,银钱自然便会损耗而去。

至于损耗得多少,府城官府的人说了算。

到最后,这火耗的损失一层层的贪下来,最后还不是由百姓来承担。

宋延年记得他看过的账目,前两年的火耗费,一两银子可是多征了百姓三钱半的,这里头要说没有名堂,他可是不信的。

宋延年看向王昌平,认真道。

“我自己熔炼,保准各个白白胖胖还晃眼,不劳他们费心。”

“反正,谁也别想让我出这熔炼的损耗费。”

说完,宋延年冲王昌平露出一个了大大的笑容。

王昌平:……

这银子晃不晃眼他不知道,但这宋大人的笑容绝对是晃眼了!

“行行行,过两天就将银子给你拉来。”

铁公鸡!

……

署衙前头。

李大牛等人将寒瓜切开分了分,这瓜大得很,仅仅切了两个就够今日轮值的众人吃了。

大钱衙役将最后一块瓜拢了过来,笑道。

“哎,别拿别拿,这是我的了。”

李华贤不依了,他笑道。

“钱哥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啊,刚才小弟我可是将最大块的那块瓜分给你了……”

林方双咬下一口寒瓜,他咬得太大口了,一时没有注意,那寒瓜的汁水滴滴答答的就溢开来了。

他顾不得多擦,两脚往后跳了跳,嘴里含着瓜瓤就跟着讨伐大钱衙役。

“就是就是!”

“哪里能都是你的,剩下这块咱们再平分,人人有份!”

大钱衙役摊开手,往下压了压,讨饶道。

“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这瓜呢,我也不是自己想吃。”

“你们也知道,我家小钱这几日酷热难耐,那还是天天守着城门,矜矜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这瓜,我可是要给他带一份的。”

众人听完嘘他。

“听你胡说八道!”

李华贤:“你打量咱们大家都是傻的呀,这瓜可吃不到小钱嘴里,半路上都得被你这大钱啃光喽。”

“就是就是!”

……

就在大家伙儿笑闹的时候,门房处的昆布跑了进来。

他着急得满头都是汗,眼睛在人群里搜寻,看到李华贤时眼睛一亮,几步就跑了过去将他拉出来。

李华贤吓了一跳,待看到是昆布后,笑着对大钱道。

“好啦,咱们也别吵了,这最后一片瓜得是咱们昆布小兄弟的,小钱让他明儿赶早,哈哈哈。”

昆布急了,他跺了跺脚快言快语道。

“李哥,咱们就别忙着吃瓜了。”

“你家里出事了,刚刚村子里来人去织布庄找嫂子,说是壮壮好像有些不对,嫂子捎人送来口信,她已经跟人回村了。”

李华贤:“什么!”

昆布:“快快,你也赶紧回去看看。”

他看着李华贤手中剩下的半个瓜瓤,恨铁不成钢。

这都什么时候了,手中的瓜还握得这么紧。

不过,这倒是昆布误会李华贤了,李华贤只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了一跳,一时没回过神罢了。

待回过神来,李华贤一把抓住昆布,着急的追问。

“来人可有说了什么,我家壮壮怎么了?”

昆布摇头:“这倒没有,李哥,你还是早点回去吧。”

李华贤回头看大钱衙役,大钱衙役挥手。

“快去快去,孩子的事儿要紧。”

“马儿在马厩里,自己牵一只去,晌午我才给它们吃过料豆,你自己也带上一点,省得家里没有马儿吃的。”

“放心,大人那儿我会替你交代一声的,咱们大人心好,这孩子的事是正经事,你只管去吧,大人必定不会见怪的。”

李华贤感激的拱手,“多谢钱哥。”

待李华贤走后,众人也没有了吃瓜的心情了。

大钱衙役将最后一块瓜塞到昆布手中,挥手道。

“拿去吃吧,解解暑。”

昆布吞了吞口水:“那小钱哥呢?”

大钱衙役:“没事,多灌两水囊的水就行了。”

昆布:……是亲哥了。

……

几人都有些担心李华贤家的小子壮壮。

这壮壮虽然名字叫壮壮,但他却生得像娘不像爹,那身子板瘦瘦又小小的。

前段时间李华贤的媳妇丁氏也去了朱娘子的织布庄做活,这小孩便没人带了,听说是被寄养在了姥姥家。

李华贤和丁氏每旬回去看一次,每一次都拎着大包小包的,一开始小孩哭得大人心里难受,最近听说倒是好了许多,没那么闹人了。

哪里想到,这没有闹人了,一来就来个大消息。

大钱衙役叹了口气。

“但愿没事吧。”

……

宋延年听到这消息时,也是诧异了一下。

“是壮壮吗?”

大钱衙役这下是惊讶了,“啊,大人还知道小李家的小儿啊。”

宋延年点头,“有过一面之缘。”

他在朱娘子的布庄外头见到过李华贤在等丁氏,自然而然就知道当初初来善昌时,在城门见到的那个小儿就是李衙役家的小子。

他还坐过自己的小毛驴呢。

宋延年想起那小松鼠一样的小孩,不由得也是担心了。

“大钱,你留意下这壮壮是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只管让李衙役来寻我。”

大钱衙役:“哎!”

他感激的看了一眼走在前方的宋延年。

他们这大人就是心善,自从有了他,这善昌县里,每个人的日子都好过多了。

冬日里的粥、热豆汁还有暖和的衣物,上一个冬季冻死的人都少了,有了布庄后,妇人也能有赚钱的路子,既补贴了家用,自己腰杆也挺直了,在家里也有了话语权。

他见大人判过几场夫家欺负婆娘的案子,因为知道大人厌恶这种言行,再加上方家庄那传得沸沸扬扬的方二林错失金山银山的事……

一时间,善昌县里的男人对待婆娘都好了许多。

更别提春日里,他们大人还亲自走访村庄,劝农课桑,一些穷困的村民,就连粮种都是大人亲自租借的,到时只需秋收时返回就行。

大钱衙役由衷的叹息。

“大人,善昌县有您,是我们的福分。”

宋延年失笑,“言重了。”

……

另一边,李华贤一路快马加鞭的往家里赶,半路上他就追上了坐牛车的媳妇。

他当下就勒紧缰绳,“吁!”

马儿急停,前蹄微抬,李华贤紧紧的拽着缰绳,大声的朝牛车喊道。

“媳妇!”

丁氏见到李华贤,瞬间就流下了泪,着急道,“相公,咱们家壮壮,壮壮……”

才提到壮壮的名字,丁氏就哽咽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还是牛车上的村民赶紧接过话头。

“别急别急,这会儿应该没事,早晨的时候突然人昏了过去,你丈人找了大夫来看过了,大夫给扎了针,是你丈母娘不放心,让我来找你们一趟。”

李华贤认出这是丈人村子里的,他算是媳妇的堂哥,连忙唤了一声。

“啊,是大锋哥啊,今儿这事真是麻烦您了,我带媳妇先走一步,等我家壮壮好了,我亲自拎上两壶酒,咱们喝个痛快。”

丁大锋不在意的笑了笑,“些许小事,快去吧,这孩子不舒坦,咱们当大人的就是焦心。”

丁氏在李华贤的帮助下上了马。

这大白马神勇不已,就算驮着两个成年人,速度也没有慢下许多。

李华贤抓了抓马儿的鬃发,夸道,“乖马儿,等到了家里就给你吃顿好的。”

“咴律律~”

马儿好似听懂了李华贤的话,昂头嘶鸣,脚下的蹄子交错不停,跑得更是快了。

当真是如诗文里形容的那般,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

很快,李华贤便看到了南山厝的大石头,他马儿不停,一路疾奔到村西的一户农家前。

李华贤翻身下马,丁氏在他的搀扶下也下来了,她顾不得自己发麻的双腿,跌跌撞撞的推开篱笆院门,拔腿就往屋内跑去。

“爹,娘?壮壮,壮壮?”

丁氏的爹丁弘林一声惊呼,“快快,老婆子,拿布来,壮壮又开始打摆子了。”

丁氏心里一惊,侧头往自家爹娘的房间跑去,倏忽的推开了木门。

“壮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