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比这些飞机更先进入法国领空的,是至少数百枚‘潘兴’短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在上一次的战争之中,惨遭艾玛帝国的反导拦截系统打脸,但是性能上可比德国自己的V2导弹先进多了,自然也就被他们给笑纳了下来。
所有德法边境上的机场设施,都第一时间遭到了潘兴的覆盖,大量的子母集束弹头落地,所有的机场跑道和停在跑道上的飞机,都被直接炸成了满地的火球,还有很多位置明显的防空设施,同样也第一时间遭到了集中打击。
虽然法国也做预案,最先进的幻影战斗机(进口的)都采用了二线布置的方式,第一波打击被摧毁的主要还是佩刀之类的老式战斗机,纸面上的损失并不是很严重,但是他们却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距离很重要。
采用二线部署的方式,固然保证了自家先进战斗机的安全性,不容易在敌人的第一波突袭之中损失,但是遥远的距离也带来了巨大的延迟,也就意味着这些部署在后方的战斗机,在遭到突袭之后没有能力第一时间过来参战。
弹道导弹落地之后,至少上千枚因为飞行速度较慢,所以没有赶上第一波演出的V3巡航导弹,也迅速的在法国境内到处散播火焰的花朵,这一次主要遭到打击的,就是各种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了,同样获得了不错的交换比。
毕竟巡航导弹虽然相对容易被拦截,但是单一防空阵地的火力是有限的,进攻方可以无限的加强向某一个阵地投放的弹药数量,防御方却不可能在单一地点部署过于密集的防空力量,所以很容易就因为火力通道饱和而无力拦截。
大量在预警机的指引下出现在了马奇诺防线上空,开始向所有地面雷达发射反辐射导弹,进一步的压制地面防空火力,用四发重爆改装的干扰机,也开始漫天的撒铝箔条干扰弹,预防可能漏网的防空导弹,为之后的轰炸开辟通道。
接着就是德国产的B-50四发重爆出场,这款在B-29轰炸机基础上放大,使用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有着相当优秀的挂载能力和续航时间,并且生产和维护成本反倒降低了不少,已经成为了德国的主力打击力量。
这款新式轰炸机排成了整齐的轰炸队形,然后机腹部抄袭来的旋转弹仓打开,大量一吨级的重型航弹倾泻而出,落在地面上之后立刻掀起了滔天巨浪,只不过这个巨浪是赤红色的火浪而已,因为他们使用的统一都是凝固汽油弹。
不同于异时空之中一直缺油的二德子和三德子,本时空之中的德国因为开发了利比亚油田,还有近在咫尺的北海水下油田,可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缺油是什么意思,自然可以敞开来使用这种成本低廉,但是效果相当出色的武器了。
29831 6 354
ps:大家可以有奖竞猜,这一次将是哪一个列强扑街。。。。。。
第二章 首日战况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是一名精锐的德军飞行员,他就驾驶着自己的爱机不断地在天空盘旋,全程围观了这相当令人震撼的一幕。
直到无线电里面传来了预警机的提醒:“两点钟方向,高度六千,距离一百,数量二十,请尽快迎敌。”
“收到,我们立刻前往。”曼弗雷德回话之后,提醒了一下后座的武器手:“打开机载雷达,我们有活干了。”
---机载雷达的寿命其实很短的,例如正宗F-4上的AN/APQ-120火控雷达,平均无故障时间只有三十来个小时,本时空强行拔高的科技树,这个寿命就显得更短一点了,所以有预警机的情况下,一般大家是不开机的,防止关键时候没得用。
喷气式战斗机的速度本来就很快,双方还是相向而行,相对速度就更高了,一百公里的距离,很快就走完了一半。
因为有着预警机的指引,曼弗雷德和队友的战机一起,略微绕了一个弧线接近敌人,所以他们现在正好处于敌机的侧面,刚好处于敌人机载雷达的常规扫描范围之外,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发射阵位,而敌人却毫无所知。
法国人手里当然也是有预警机的,可是一线机场的已经被炸成了火海,勉强存活下来的几架也没办法起飞,后方倒是起飞了几架,奈何这个螺旋桨飞机,它追不上喷气式飞机啊,战斗机太心急,把它们给甩在后面了。
所以曼弗雷德很快就听到了后座武器官的提醒:“目标已经锁定,两发中距弹,准备发射。”
随后他就感觉机身猛的抖动了两下,然后变得略微轻快了一些,而前方则出现了两条火龙,会同队友们发射的一起,向着敌人飞了过去。
虽然他们选择的阵位很好,而且发射的空射型女武神导弹也没出故障,但是这一波导弹击落的敌人却不多,因为他们没有数据链的帮助。
意思就是,他们并不能做到协同作战,只能各自在雷达上,随便选了一个顺眼的目标,就直接发射了自己翼下的导弹。
然后就出现了问题,运气好的直接没有被锁定,运气不好的被十几发导弹锁定,差别待遇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