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则是跟着一支十人队,观其衣甲穿着,应是只属于秦王政的龙虎骑兵,均为军中一等一的精英,国尉蒙武与三川郡郡守在侧。
“见过大师!”
观周清出现,场中诸人行礼,昨夜之事,若无大师出手,只怕洛阳就真的乱了。鬼谷盖聂亦是双手持剑,颔首一礼。
先后点头而应,静待廷尉赢腾与奉常赢铭的到来,两柱香后,这处庭院之内诸人汇聚,观此,盖聂才徐徐舒缓一口气,从怀中慎重拿出一件纸质诏令。
“王令:文信候突兀而陨,非寡人之料,着廷尉府赢腾调动三川郡人手,公告三川,公告关东列国,以为权谋之策。”
“其后将国中祭文信候之人以及诸般流言,旬日内备细查实,禀报廷尉府,权衡秦法,谋思定罪!”
一语出,一侧的廷尉府赢腾出列,拱手而应。
“王令:国尉蒙武当率兵三万,稳定三川郡局势,驻扎洛阳通往三晋之要道,杜绝山东诸侯进出洛阳,着力护持三川郡守依法查究叛秦罪犯,限期一月,务必结案。”
“后为特使,于北邙之地,堪舆上佳之地,铸就公侯礼仪之墓穴,待咸阳大礼仪而至,以为国葬!”
一语出,一侧的国尉蒙武出列,拱手而应。
“王令:三川郡守当助力疏导洛阳乱象,将关东士商、门客诸般谋划、举措及参与之人,一一查勘确凿,禀报廷尉府,会同执法六署,依据各方查勘报来的事实凭据,依法议处!”
一语出,三川郡守出列,拱手而应。
一连三人,如此这般,将洛阳之中的乱象安排完毕,诸人相视一眼,心中仍有余悸,好在现在的洛阳并没有出现什么大事。
不过,似乎盖聂手中的王书仍旧没有放下,看着王书上所语,眉头一挑,颇有奇异,而后将目光看向周清,一息之后,富有磁性的声音再起。
“王令:护国法师玄清子若在洛阳,当为监御史,统辖监管三川郡上下,若有敌秦之事之人,均有先斩后奏之力!国尉蒙武、廷尉赢腾当助之!”
第二百八十一章照剑斋(第一更)
御史者,周朝以来,百家而起,门客之风大盛,遂行御史之位,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乃为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
然而,近百年来,御史之职位倒是有不小的变化,逐渐成为监察百官之所属,拥有直向君王上书的弹劾之权,职位虽不大,但可直通天听,权力十足。
秦廷御史最高者,当为御史大夫,其次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等。监御史,掌管监察郡县制权,以督百事,以察百官。
算算时间,秦王政虽知晓自己离开咸阳宫,但并不知晓自己身处洛阳之中,而今从王书而观,似乎猜到自己的所在。王书而下,监御史之职加身。
不过,虽有监御史之职加身,周清倒也不是很在意,如今,洛阳之内的要事几乎不存,昨夜一战,将那些人的谋划彻底击溃。
以国尉蒙武和廷尉赢腾等人的能力,顶多月余,便可将所有的事情梳理完毕,迎着场中诸人看过来的视线,微微颔首,并未多语。
“大王派遣盖聂前来,本是担心洛阳之内有乱象而生,现今看来,一切都在大师的掌握之中,纵然有乱局,也很快给予平定。”
“先前从城门而入之时,其上悬挂一人,为赵国中山夫子,此人声名在赵国乃至于关东列国之内,都堪称名宿,大师此举,也许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