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2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1273 字 4个月前
🎁美女直播

对着虚守点点头,踏步出,身入下方的泾水河谷之中,天色已经暗淡下来,郑国与李斯正在河渠幕府中商量着什么,周围还有诸多吏员围着。

“大……大师,李斯见过大师!”

与虚守一同进入河渠幕府的帐篷之中,内部已经点燃了诸多灯火,驱逐着内部的黑暗,刚步入其中,便是被内部的诸人察觉。

一道道目光汇聚在身上,顿时,处于河渠工事商讨状态的诸人连忙起身一礼,尤其是河渠丞李斯,似乎昨日根据少府令赵高所言,大师应该返回咸阳城才是。

怎么现在就回来了?心中虽奇异,但未敢有疑,与身侧的郑国一起,上前一礼。

“郑国见过大师!”

“见过大师!”

“……”

诸人之礼起伏,虽显杂乱,但周清并不在意,对着诸人一一点头,而后将手中王书递给郑国,静待他们的回应,如果说现在的泾水河渠只是秦国内一大重要工程。

那么,随着明日一道道王书从咸阳城散发秦国各大郡县,那么,泾水河渠可就要成为整个秦国的焦点,身为泾水河渠的河渠令与河渠丞,身上背负的东西超越先前十倍、百倍。

数息之后,果不其然,如周清所预料的那般,看完秦王政手写王书之后,郑国浑身先是一震,而后面上满是不可置信,神情更是激动无比。

强烈镇压住内心的激荡情绪,将手中王书递给身侧的李斯,倘若真的如王书中所言,那么,自己将不负水家水工之名,河渠功成之时,就是自己名载史册之时。

第三百零一章秦国之墨(大章)

“旱灾之年,征发秦国内的贫苦之人与入秦的关东饥民修渠,以军粮赈之,如此,既不违反秦法,又可一举两得。”

“此计甚妙,若真如此,不出半月,泾水河渠之上必将多出数万、数十万的民力,到今岁底,甚至有可能突破一百万民力。”

“真这般,那就意味着大王将举国修建泾水河渠,虽有莫大得好处,但也有不小的风险!”

王书从郑国手中流入身侧的李斯手中,借着帐篷内的烛火之光,一览王书,从王书上的意思而显,这是大王给予玄清大师的,但是除却对大师的安排以外,也夹杂着即将颁行的国策。

而今,秦国之内的旱灾已经绵延半载多,夏种不显,上交完赋税以后,所剩无几,如此底蕴很难继续支撑下去,再有关东饥民不断涌入。

先前在河渠之上,李斯也想过这个问题,现在,从这道王书上而观,问题已然解决,但是己身也从这道王书上感受到极深的压力,举国之力压上,那就意味着只许成不许败。

河渠不成,则举国瘫痪。当是时,山东六国一旦联兵攻秦,秦国连辎重民力都难以支应,这是最大的危险。对于这个危险,想来以朝中要臣的眼光,可以看到。

其次,对于接下来的泾水河渠,也将面临绝大的考验,现今五十多万民力在此,已经将自己和郑国的精力生生耗在其中。

以军粮军制赈灾之,固然可收民心,然则,如此庞大的人力紧密聚集在连绵工地,任何事端都有可能被无端放大,郡县偏见、部族偏见、家族偏见、里亭村落偏见以及各种仇恨恩怨,难免不借机生发。

但有骚乱械斗或意外事件,纵然可依严明的秦法妥善处置,可只要延误了河渠工期,延误了河渠之事,那便是任谁也无法承担的罪责。

尤其是自己身为河渠丞,凡是涉及修建河渠以外的诸多军阵之事,全部在于自己,数月来,自己带着诸多秦吏日日巡视民工营地,事无大小一律当下解决,绝不累积火星。